评论

iPhone 15充电难,USB-C标准乱是罪魁祸首

在去年发布的 iPhone 15 系列上,Apple 终于「主动」换下了 Lightning 接口,为广大 iPhone 用户带来了「全新」的 USB-C(Type-C)接口。相较于 Lightning 接口,USB-C 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更高上限的传输速度、更高上限的电力传输能力。但更重要的是,USB-C 是一种通用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外部显示器,有助于减少接口的种类和数量。

但很遗憾,USB-C「一线通」的情况只存在于理想的场景中,而现实中的 USB-C 在使用时多多少少会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前段时间,知名自媒体人三表(三表龙门阵)在朋友圈的一则吐槽,就引起了小雷的注意:

「经过长期大量走访调查发现:滴滴专车普遍没有为 iPhone 15 及以上机型配备充电线。」

「滴滴专车师傅买的就是这种三头线,要么插进去不能充电,要么插进去松松垮垮的。」

图片来源:朋友圈

iPhone充不上电,手机和数据线谁该背锅?

在手机快没电时无法充电,确实让人心烦。而就小雷为数不多乘坐滴滴专车的体验来说,滴滴司机确实也喜欢使用三合一(Lightning、USB-C、MicroUSB)的充电线。不过幸运的是,小雷碰巧每次能都用这种「三合一」线给 iPhone 15 Plus 正常充电,当然了,小雷坐专车确实是个例,所以像「滴滴配的线都能给 iPhone 15 充电」这种斩钉截铁的话自然是不敢说的。

图片来源:京东

从技术的角度看,一个理论上能用的数据线不能给手机充电,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硬件故障、软件错误、协议不兼容。

首先,硬件故障可能发生在 USB-C 线缆、充电器或者 iPhone 15 的 USB-C 端口上。比如衣物纤维和灰尘堆积在充电口,导致数据线无法完全插入的情况就非常普遍。

而这种多合一的数据线本身成本控制就极为严格,内部线束在长期拉扯后断裂也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至于「松垮」的情况,这其实也是数据线「成本控制」的直接体现。毕竟所有机械卡口的寿命都有「使用次数」这个指标,像滴滴专车这种高频插拔的情况,出问题也可以理解,只能说平台及时提醒司机更换了。

软件错误导致无法充电的情况非常罕见,即使真的出现,大多数情况也「重启」解决。

图片来源:Apple

至于兼容性的问题,这就比较复杂了。USB-C 虽然是一个标准化的接口,但不同设备和线缆之间的兼容性仍存在差异。尽管 iPhone 15 系列的充电标准兼容性已经非常好,就连 5V500mA(这是 USB 组织定义的最基本的 USB 充电功率之一) 都能拉起 iPhone 15 系列的充电握手。但如果数据线本身有问题,导致末端无法达到 5V500mA 的基础输出指标,那确实有可能导致手机无法充电。

当然,由于小雷坐专车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的情况其实是充电线的另一头没有稳定,导致无法充电。或者如果 Apple 早点改用 USB-C 接口,那市场上就不会出现这种「三合一」充电线,司机只需要准备一条正常的 USB-C 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USB-C 也有自己的问题。

标准不统一,苹果配件昂贵的罪魁祸首

从最初的 30 针接口,到后来备受喜爱的 Lightning 接口,再到最新的 USB-C 接口,iPhone 的接口设计经历了多次变迁。每一次变化不仅标志着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 Apple 对用户体验的不懈追求。然而,尽管 USB-C 接口已经广泛普及,其标准的不统一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最早的 iPhone 采用的是 30 针接口,这种设计在当时显得相当先进,能够支持充电、数据传输和音频输出等多种功能。

图片来源:Apple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接口逐渐显得笨重且不方便。2012 年,Apple 推出了 Lightning 接口,这是一种更加小巧、轻便且易用的设计。Lightning 接口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充电效率,使得设备更加轻薄。然而,Lightning 的封闭性也引起了不少争议。Apple 对 Lightning 接口的严格控制,使得第三方配件厂商需要支付高昂的 MFi 认证费用,这不仅增加了配件的成本,也限制了市场的多样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USB-C 接口逐渐成为全球电子设备的通用标准。USB-C 具备正反插拔、传输速度快、充电功率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中。

图片来源:Apple

2023 年,Apple 终于在 iPhone 15 系列上采用了 USB-C 接口,这一举措获得了用户的广泛欢迎。iPhone 与其他设备接口的统一,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日常使用,特别是那些同时使用 iPhone 和 Android 设备的用户。

然而,尽管 USB-C 接口普及,其背后的标准不一问题却给用户带来了不少困扰。不同厂商在实现 USB-C 接口时,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规格和协议,导致同样的 USB-C 接口在不同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例如,一些 USB-C 线缆可能仅支持数据传输而不支持充电,或者仅支持低功率充电而不支持高功率快充。此外,不同设备支持的传输协议也有所不同,如 USB 2.0、USB 3.0、USB 3.1 甚至最新的 USB4,这些差异都会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充电效率。

这种标准不一的问题,不仅增加了用户的使用复杂性,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前的数据线,用户不需要区分这条线背后跑的是什么协议,支持哪些标准——只要接口形状一致,插上就能用。即使 CAT5/CAT6 网线的最大速率不同,至少也能解决「用不了」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elecom

但 USB-C 不是这样,这个「统一」接口把能用或不能用的端口统一换成一样的形状。比如小雷的 5K 雷电显示器,就只支持雷电 3(Thunderbolt 3)的线缆。但在使用时,在我看到屏幕点亮之前,我都不知道手里这条有着闪电标志的数据线究竟能不能跑通。

因此,呼吁 USB-C 标准的统一成为了当务之急。具体来说,统一标准应该涵盖数据传输协议、充电功率规格以及兼容性要求等方面。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USB-C 才能真正实现「一统江湖」,发挥其应有的潜力和价值。

不同USB-C大有不同,iPhone用户怎么选?

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挑选对应的线缆呢?以刚刚提到的 iPhone 15 充电为例,不差钱的用户买 Apple 自己的线肯定错不了,毕竟不少有私有快充协议的品牌都只有在自己的充电器和数据线下才能激活自己的私有快充。

不过 Apple 作为 PD 快充的支持者,没有所谓的私有快充协议,当然最高 27W 的充电速度在国内用户眼里连快充都算不上。但因 Apple 采用的是 PD 格式,能正常跑满 PD30 的数据线配合对应的充电器都能激活 iPhone 15 的快充。即使是所谓的「低速线」或只支持私有快充格式的定制线,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也能给 iPhone 带来至少 5W 的充电。

不过考虑「无法充电」等特殊情况,小雷还是建议大家为 iPhone 15 系列选购充电器时只要认准「PD 协议」和「不低于 30W」即可,如今的充电头价格也都很便宜,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花个四五百块钱购买所谓的苹果原装充电器。

至于具体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充电头和数据线,小雷这里可以简要概括一下:

对于充电方面的需求,优先推荐大家购买全功能 USB-C 数据线。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支持 100W PD 协议的数据线大多在 30-100 元之间,尽管 iPhone 15 跑不到 100W,但目前额定功率 100W 和普通线材间价格差异并不大,所以无脑购买 100W PD 数据线即可。

图片来源:小米

至于那种「多合一」的数据线,考虑到成本和做工,我实在不建议大家购买使用。

如果你也看重传输速度的话,可以优先考虑雷电 3/4 数据线,既能轻松跑满 iPhone 15 Pro 系列,又能提供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带一根出门就能给手机、电脑等设备充电,它的价格大多在 50-200 元之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买。

而充电头则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要商品页面有标注「支持 PD」且功率不低于 30W 即可,至于那些说 Android 充电器不能给 iPhone 15 系列快充的网友们,小雷建议看看它是否支持 PD 协议,否则都是白搭。

总的来说,从 30 针接口到 Lightning 接口,再到 USB-C 接口,每一次变化都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然而,随着 USB-C 接口的普及,标准不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统一 USB-C 标准,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必然选择。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统一和兼容的 USB-C 生态系统,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人。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来袭,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六大电商平台集体“听劝”,取消预售、疯狂杀价!

手机数码、AI PC、智能家电、电视、小家电、空冰洗等热门AI硬科技品类摩拳擦掌,战况激烈。

雷科技618报道团将全程关注电商平台最新战况,AI硬科技品牌最新动态,电商行业全新趋势,敬请关注,一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