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WWDC 24:苹果给AI搞了个新概念,还找了OpenAI当帮手 | 钛媒体焦点

北京时间5月7日晚间,搭载M4芯片的iPad Pro打响了苹果AI时代“第一枪” 。35天后,苹果正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AI”时代。

只是,不同于大众所熟知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苹果将自己的“AI”定义为Apple Intelligence,是一个全新的个人化智能系统,更懂用户,能够根据用户的个人情境提供智能协助,并且更注重隐私保护。

借用苹果公司CEO库克的话来说,“以Apple独到方式打造的Apple Intelligence,必将成为那些不可或缺的产品中,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多数人的认知下,苹果不会轻易发布任何新的产品,除非它已经达到了接近完美的状态。相比较AI,苹果更看重的是隐私,可以看到,在Apple Intelligence的介绍环节,主讲人都多次谈到了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不仅如此,如之前所爆料,苹果还是和OpenAI合作了,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出现在了WWDC 2024的现场,并直言“非常高兴能与苹果合作,ChatGPT今年晚些时候将整合到苹果设备中!我想你一定会喜欢它。”苹果方面也透露,未来可能还会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大模型。

钛媒体APP认为,苹果在AI上的很多功能和应用可能都不是最早的,但是生态以及软件上的优势,使其在体验上仍是行业的领头兵。但即便如此,在看完全场发布会后,仍感觉Apple Intelligence发布的有些匆忙,并没有完全成熟,这点从上线时间也能看出,中国市场用户估计要到明年才能体验。

有惊喜,但难谈惊艳。Only Apple Can Do,苹果的AI是出来了,只是PPT中的完整体验需要等,你手中的设备可能也要升级一下。

库克交答卷,苹果重新定义“AI”

自从1983年首届WWDC举办以来,我们见证了很多历史性时刻,比如去年的Apple Vision Pro,以及今年的Apple Intelligence。全场1小时44分钟的发布会,Apple Intelligence就占了40分钟,足以见得苹果对这项全新技术的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Apple Intelligence虽然今天才发布,但是关于AI的探索,苹果早已开启并应用。只是,市场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关于生成式AI的规划。日前,苹果发布搭载M4芯片的iPad Pro,以及发布了自己的开源语言模型OpenELM,都被市场认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今年5月,在苹果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电话会上,库克也透露,在今年的WWDC上将会有关于AI的重磅新闻。

iPad Pro

Counterpoint分析师Ivan Lam对钛媒体APP说道,“我们讲的所谓的AIGC,苹果是迟迟没有进来,或者说没有直接在产品上应用,因为他中间涉及到很重要的数据隐私问题,譬如说大模型在数据处理上有很多不太恰当的地方,现在都是需要在端侧硬件要满足现在的生成式AI的需求,所以后面苹果的产品,都会在硬件上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苹果开始在AI方面开始更上一层楼。”

钛媒体APP发现,在WWDC 2024发布会的头一小时,关于iOS、iPad OS、Mac OS的更新并没有吸引太多人的关注,很多网友都留言称“AI Please”。但是,在Watch OS、Mac OS的一些新功能上也都用到了一些AI能力,比如实时翻译、自动总结提炼等,只是在Apple Intelligence面前被忽略掉了,就像苹果此前研发的一些AI功能一样。

这一次,苹果也是重新了定义了“AI”。在库克看来,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聊天工具,但很少能充分了解你或你的需求。Apple Intelligence致力实现能懂你的技术,是全新的个人化智能系统,“它将生成式模型内置于iPhone、iPad和Mac的核心,能够根据你的个人情境提供智能协助,而且实用性、相关性都很高,它在每个环节都注重隐私保护,并深度整合到苹果的各种平台。”

对于Apple Intelligence个人化智能系统,苹果的评判标准有五个,分别是:足够强大,要能在各种要紧事上帮上你;直观易用;深度整合到产品的体验中;必须懂你,并以你的个人情境为基础,比如日常安排、人际关系、沟通交流等;从设计之初,就注重隐私保护。

在这一系列的定义下,苹果也为我们展示了Apple Intelligence目前的落地应用,比如协助用户写文章、写帖子,提炼邮件关键信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图像,AI消除图片,跨多个APP执行操作,比如调出文件、查看某人照片,以及根据用户所处的意境和需求给出最终的答案。对了,有了Apple Intelligence,iPhone终于支持通话录音了,而且还能将通话转成文字,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惊喜了。

不过,让你手中的个人化产品更实用、更称心,光有这些还不够。今天,不仅仅是苹果AI的起点,也是问世十多年的Siri的新纪元起点。在Apple Intelligence支持下,Siri具有更丰富的语言理解能力,更自然、更与上下文相关、更个性化,能够简化和加速日常任务,回答关于如何在iPhone、iPad和Mac上执行操作的数千个问题。

用户可以键入Siri,并在文本和语音之间切换。随着时间的推移,Siri将能够在更多应用程序中理解用户的内容并对其采取行动,能够在苹果和第三方应用程序中采取数百项新动作。例如,用户说,“把周六烧烤的照片发给玛丽亚”,Siri会处理好它。

Siri还将能够提供针对用户及其设备信息定制的智能,例如用户问“妈妈的航班什么时候降落?”Siri会找到航班的详细信息,并通过实时航班跟踪将其交叉引用,以给出到达时间。

按照苹果的说法,以上功能都支持在端侧运行。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AI体验,苹果还通过接入云侧以及第三方大模型的方式,来让Apple Intelligence更好用。

此次,苹果就官宣了与OpenAI的合作,用户无需注册账户,Siri便可以时候利用ChatGPT的专业知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基于隐私的保护,在向ChatGPT发送任何问题以及任何文档或照片之前,苹果也都会询问用户。

给AI“上了锁”,也将很多用户“关在门外”

多家机构给出的数据均指出,今年会是AI终端发展的元年。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为AI手机,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在2024年出货的PC中,AI PC占比将会接近五分之一(20%)。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迅速增长到60%以上。而在今天之前,相较于微软和谷歌,苹果一直是行业内被“取笑”的对象。

不同于随大流的企业,苹果对每一款产品以及技术,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节奏。但是,这次有些不一样。面对AI浪潮的涌进以及资本市场的施压,苹果也不得不随波逐流,投入到生成式AI的研发中,并加速落地,以摘掉“AI落后者”的帽子。

其实,苹果之所以动作慢一拍,更多的还是基于隐私上的考虑,这也是WWDC发布会上多次提及的点。此前,Canalys发布的报告指出,消费者兴趣受到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的制约,因此,在设计和实施AI功能时,透明度和企业责任至关重要。

苹果公司则表示,其人工智能功能将在设备上处理,以保证信息的私密性。对于需要调用云端的AI功能,会使用“私有云”,数据永远不会存储在服务器上,苹果公司也称永远无法访问这些数据,还将邀请独立专家来验证苹果的说法是否属实。

简单来说,苹果智能在面对用户的指令时,非必要不调用云,能在本地就在本地,上云也是优先“私有云”,之后才询问用户是否使用第三方大模型。在苹果的产品逻辑中,隐私大于AI,这点也和此前iOS等系统生态的理念相吻合。

不过,多数友商上云的AI功能,苹果运行在本地,还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设备的要求更高。从苹果给出的支持设备来看,只有A17 Pro或M系列芯片才能利用这些功能。言下之意,能够使用Apple Intelligence的产品只有iPhone15 Pro、iPhone 15 Pro Max以及搭载M1及以上的iPad和Mac,这就将很多用户关在了门外。Apple Intelligence,变相成了苹果卖货的“工具”,让那些iPhone“钉子户”必须升级。

对于隐私的高度关注,让苹果生态在多数情况下是封闭的,但此次开放第三方大模型,也遭到了一些用户的质疑,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发布会后,马斯克连发三条博文痛斥苹果接入Open AI的行为,称“苹果不够聪明,无法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但却能够确保Open AI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Open AI,那么苹果设备将被我的公司禁止使用,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

苹果与OpenAI的合作,其实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苹果目前生成式AI技术不到家,OpenAI作为当下技术最领先的公司之一,是最佳的选择,谈判的条件肯定也让苹果满意。而且,苹果也透露,未来还会接入其它的大模型产品。

不过,钛媒体APP认为,这只是苹果暂时的决定。未来,随着自身AI能力的完善,苹果肯定会尽可能将所有的接口都换成自己的。在这之前,主动权更多的也是掌握在苹果手中。毕竟,优秀的大模型产品很多,可替代性强,但苹果数十亿的用户没几个。

让苹果“AI”再飞一会

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苹果靠着资本对其AI的期待,总市值已悄悄回到3万亿美元的高点。不过,今天则是没能逃掉发布会股价下跌的魔咒。盘前,苹果的股价就开始下跌,等到发布会讲到AI环节时,也是未见涨回。截至美股收盘,苹果股价报收于193.12美元,跌幅近2%,目前总市值约2.96万亿美元。

对于Apple Intelligence,市场上褒贬不一。但是,说句公道话,市场对于Apple Intelligence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和其它大模型产品在同一水平线上。因为是苹果,所以大家的及格线定在了90分,如果做不出100分的产品,那就是不成功。

但从目前苹果给出的信息来看,关于AI,其思考得其实比大多数公司都更为深刻。一方面,在AI的定义上,Apple Intelligence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集合系统。在探索AI终端的路上,苹果没有单独说自己做了AI手机、AI PC,而是通过一个AI系统将各个终端生态串联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AI硬件,而不只是一个单一品类。

单独来看ChatGPT、各种大模型,确实很厉害,但是能将这些算力、技术转换成端侧体验的却少之又少。端侧的深度AI运行,需要软硬件以及生态等多方面整合的能力,打通不同终端的生态以及设备中所有的APP。目前来看,能够号召开发者加入智能系统生态的,也只有苹果能做到。

就像库克之前说的那样,“我们相信我们拥有在这个新时代脱颖而出的优势,包括苹果独特的无缝硬件、软件和服务集成组合,突破性的苹果芯片和业界领先的神经引擎,以及我们对隐私的坚定不移的关注。”

另一方面,苹果这次对AI的重新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在此之前,AI更多的只是一个故事,多数用户都没有实际的感知。即便这次的动作算不上多大的革新,苹果基于10多亿用户的体量,在系统生态层面的打通,也将会成为复刻的方向。

不过,换个角度看,苹果AI的未来还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虽然Apple Intelligence已经发布了,但是夏天才推出英语测试版,Beta版秋天才会随iOS18、iPad OS18、macOS Sequoia推出,另外一些功能和语言将会在明年陆续推出。可以预计的是,中国市场用户可能得等待较长时间,现在只是看到了苹果画的饼,味道怎样,还是未知。

另外,看完整场的WWDC发布会,除了Apple Intelligence,全新的Siri、通话录音、iPad OS的计算器也让很多用户感受到了一丝惊喜。但总感觉,苹果的神秘感在消失,即便这次主角是万众期待的AI,也没能感受到当初乔布斯从纸袋中拿出Mac的那种感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