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阿里云安筱鹏:大模型是人类社会第25种通用技术,将重构一切终端和软件

5月17日,由搜狐主办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激发智慧的深度碰撞,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本届论坛线上线下结合,开启全天的思想盛宴。在上午的线上直播中,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安筱鹏发表了题为《AI大模型:人类社会第25种通用目的技术》的演讲。

安筱鹏,智能时代已经开启,而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第25种通用目的技术。它将会带来三场革命:人机交互革命、认知协作革命和计算范式革命。

“中国为什么没有ChatGPT?这可能问错了,需要问的是中国为什么没有OpenAI?”安筱鹏表示,ChatGPT和Sora是美国数字创新森林的两片叶子,需要去思考这两片叶子下面的树、森林和土壤是什么。

他表示,美国在这一轮仍然引领全球的技术创新,得益于Transformer、GPU芯片、大算力、互联网发展、开源模型和社区等五大要素,而中国也同样具备这些条件。

对于大模型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安筱鹏认为,AI大模型正在驱动一切智能硬件,且将重构一切软件系统。“未来只有大模型驱动的手机才是真的智能手机,没有AI驱动的手机将会在市场上消失。”

“大模型正在重新定义一个员工、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安筱鹏表示,对AI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决定企业成为颠覆者或被颠覆者。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关于AI大模型的一些思考和观察。我想就《AI大模型:人类社会第25种通用目的技术》这个话题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去年ChatGPT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的关注。如何来看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的技术的变革?我觉得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第一个风向标是今年的一月份,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尽管是一个消费电子展,但整个展馆关注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就是AI以及AI大模型、AI手机、AIPC、AI汽车。

今年2月23号英伟达财报发布之后,市值当日涨了2770亿美元,是华尔街历史上单日涨幅最大的一支股票,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指标也创造了华尔街的历史。十年前的时候,英伟达的市值相当于英特尔的六分之一,而今天英伟达的市值相当于英特尔的十倍。这些数据的背后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这个时代就是智能时代。

四月份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有一个展台,展区集中了美国的微软、谷歌、英伟达等,几乎每一个展厅,每一个企业都在讨论人工智能跟制造业的融合。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的AI大模型如果和德国的制造业结合起来,会对未来全球的制造业以及国家的竞争之间会带来什么的影响,可能是一个需要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技术的发展放到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我们如何来看AI大模型以及未来可能到来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呢?我觉得它应当是人类社会的第25种通用目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千年,人类社会一共有24种通用目的技术,其中产品类技术有14项,比如水车、轮子、内燃机、电力、计算机、互联网;涉及到流程的有7项,比如动物的驯化、印刷、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组织类的技术有3项,工厂体系、精益生产和批量生产。

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时代,以蒸汽机、内燃机为代表的通用目的技术,它替代赋能的是体力劳动者。今天的AI大模型改变了人类知识的检索、创造、运用的基本方式,升级为支持赋能,脑力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AI大模型带来了三场重要的革命。一个是人机交互革命。从过去需要资深的工程师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的方式跟物理设备进行交互,到后来的Basic语言、C语言、C++等所谓的高级语言,到普通消费者和用户可以用触摸鼠标,到今天基于自然语言就去跟机器交互,它带来的第一场革命是人机交互革命。

第二个是认知协作革命,所谓的认知协作革命是AI大模型为今天的问题找到答案,给出了一个最短的路径。第三个革命就是计算范式革命。从以CPU为核心到以GPU为核心,带来芯片、存储、网络架构、调度、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开发范式的一次变革,也重新定义了企业计算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仅是在大数据或服务器、云计算中心,未来也会拓展到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等方方面面。

有人说中国为什么没有ChatGPT?我说这个问题你问的时候可能就问错了,需要问的是中国为什么没有OpenAI?中国为什么没有Snowflake?为什么没有帕兰迪尔这样的公司?ChatGPT是什么呢?ChatGPT是美国数字创新森林的一棵树上的一片叶子,Sora是另外一片叶子,今天思考全球技术竞争可能不仅仅要关注那一片叶子、两片叶子。今天所有的聚光灯都聚焦在这两片叶子上,把它们都快烤黄了。但是我们要去思考的是,这个冰山下面是什么?这棵树是什么?这个森林是什么?这个土壤是什么?

如果去分析为什么美国这一轮仍然在引领全球的技术创新,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是2017年美国谷歌公司发表的Transformer的理论模型。第二个是2012年辛顿的两个学生在ImageNet竞赛中获得了冠军,获得了冠军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模型的训练从CPU切换到了GPU,成为业界跟学术界的一个标配。

第三就是大算力,大模型需要大算力,云计算为AI大模型的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互联网的发展为今天的AI大模型在数据工具、人才、场景方面做了一个坚实的积累。第五个是开源模型和开源社区,在重塑今天AI商业化的进程。

美国在这五个方面在全球都处于一个领导地位,而同样具备这五个条件的全球另一个国家就是中国。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AI大模型这一轮的全球竞争中,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就是美国和中国。这是因为过去的20年、30年,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为这两个国家今天发展AI大模型奠定了一个基础。

从技术体系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五个视角去看今天的全球AI的数字技术体系的竞争。这五个体系就是芯片、云计算平台、闭源模型、开源模型以及开源社区。微软跟谷歌几乎在每一个技术路线上都有布局,是全能型的选手,亚马逊只有云没有AI ,Facebook只有AI没有云。从国内来说,阿里云是在芯片、云计算、闭源模型、开源模型、魔塔社区、开源社区方面等都有布局的全能型公司。

如何来看未来大模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呢?我觉得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第一个判断是AI大模型正在驱动一切智能硬件,第二个判断是AI大模型在重构一切软件系统。

这两句话的关键词是一切。无论是手机、PC、智能汽车、眼镜、机器人、AGV小车、工程机械,未来都会被AI大模型所驱动。同时手机里边的APP,电脑里边的Windows 、Office、Photoshop等这些软件被大模型所驱动和重构,企业级的软件,像ERP、CRM、制造执行系统等这些软件系统也在被AI大模型所重构。

这种重构的方式,我们现在看下来有五个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是产品竞争力的升级,第二是在创新领域带来效率的变革,第三它会催生AI原生的产业,第四是在企业内部带来消费者的体验升级跟决策优化,第五它也带来了生产力工具的再造。

关于AI大模型跟智能终端的结合,我们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判断。第一个判断是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换句话说,今天的智能手机要加上关键词叫传统的智能手机,未来只有大模型驱动的手机才是真的智能手机。所以大模型正在重新定义什么叫智能,什么叫智能终端。

第二个判断是我们仍然不知道AI会给手机增加多少新的功能,但可以确认的是没有AI驱动的手机会在市场上消失。第三,模型上机并与云端协同,成为智能终端大模型商业化的重要形态,而开源模型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3月28日,阿里的通义千问跟联发科联合做了一个发布,把大模型装进了手机芯片中间,率先建立了端侧AI模型部署的新方式。在创新研发效率方面,它带来的是研发范式的一次跃迁。

我们经常讲叫结构决定功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能够测量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就意味着可以在Nature上发一篇文章,一个博士生可能需要花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一个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但现在DeepMind公司的Alpha Fold在预测蛋白质结构方面,为人类科学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概一年的时间就预测了全球2亿个蛋白质的结构。而在过去的50年的时间,人类才预测了大概20万左右的蛋白质的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Alpha Fold这种模型,在科学发现领域的巨大价值。

当然阿里也在跟一些研究院所去合作,比如说跟中山大学在RNA病毒发现方面,把过去需要几个月时间的病毒发现周期、研发周期缩短了仅需要一周,而且发现了过去无法识别的最大病毒RNA。同时,在新药开发方面,跟国际医药公司合作,根据医疗文献的数据微调,自动理解医学领域的学术文献,自动生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后续处理建议,极大的加速了药物研发的周期,还跟之江实验室合作,通义千问基于地球科学的论文和数据,训练了地球科学的垂直模型。

同时,当AI大模型兴起之后,会催生很多新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比如谷歌搜索引擎解决的是信息流转和匹配的问题,而大模型带来的是决策的效率跟成本的问题,为答案找到了最短的路径。

最后我们做一个小结,大模型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回归初心,就是数字化。无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这些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它在重新定义一个员工、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竞争力,而今天想象力正在成为第一生产力。此外,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可能也会拉大,可能也会缩小。这种差距的拉大和缩小取决于使用AI的深度和广度。而今天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也面临着一种选择,成为颠覆者或成为被颠覆者。

除本篇外,搜狐科技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呈现此次论坛嘉宾,关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洞见和思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专题报道。

专题链接:https://business.sohu.com/sptopic/2024517/

文章来源:顶端新闻

文章链接: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D0FDFB046B14D75B9679537C89055#/?categoryId=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