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腾讯混元实测竟超过GPT3.5?AI专利成腾讯大模型最大底气

今年以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带来全新的科技变革,加速深入千行百业,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9月7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亮相,并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

至此“百舸争流”的国产大模型赛道上,再添一位实力派选手。

海量专利支撑全链路自研

在AI大模型的新赛道上,国内企业以其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实现了快速起跑。2021到2022年,腾讯先后研发千亿和万亿参数的NLP稀疏大模型,实现在中文理解能力上的新突破,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大模型底层算法。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混元大模型是由腾讯全链路自研的通用大语言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具有强大的中文理解与创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在解决大模型常见的“幻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胡言乱语”问题获得明显解决。

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认为,混元大模型中文能力已经超过GPT3.5。

此次在发布会上,蒋杰用中国信通院《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的评估方法》做了测试,共测评了混元大模型66个能力项,在“模型开发”和“模型能力”两个重要领域的综合评价均获得了当前的最高分。在主流的评测集MMLU、CEval和AGI-eval上,混元大模型均有优异的表现。

其实,腾讯混元的优势离不开腾讯在AI专利上的优势。如今年4月腾讯获授权的“AI智能聊天互动专利”,可多模态回复消息;6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会话系统及其方法”专利获授权;7月“语句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授权等等。

从申请专利到专利授权,可以看出,腾讯在AI领域的动作很快。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从2013年才开始呈爆炸性增长,而据机构statista数据统计,腾讯在2021年AI专利拥有数量已经超越微软,位居全球第一。

专利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不仅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助力品牌在行业中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度。我们经常看到网络资讯某企业专利曝光的新闻,从而了解到企业的创新实力、研发方向,乃至推测出企业的发展动向。

正是这些密集获得授权的专利支撑起了混元大模型的自研之路,多年的专利积累也完善了腾讯在AI领域的技术体系。

真金白银持续投入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二季度,腾讯发布最新的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达311.91亿元。自2018年至今,腾讯累计投入的研发资金更是高达2368亿元,这也使得其在研发领域的人员占比达到惊人的74%。

多年的高投入让腾讯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截至2022年末,腾讯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6万件,专利授权数更是超过3.3万件。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云技术、大出行和即时通讯等前沿领域,为腾讯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里,腾讯的研发开支已经位居首位。

而这些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巨大专利成就。截至今年6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6万件,专利授权数超过3.3万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云技术、大出行、即时通讯等前沿领域。

其实早在2019年,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0000件,已授权专利数量就超过10000件。专利申请数量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谷歌。

而这些研发投入和专利的获得,也说明腾讯做好大模型的决心很大,以便更好的支持了产业智能化和帮助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全球数字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表示,“腾讯将坚定的推动大模型走入产业全链条,融入产业的实践中,从田间到产线,从实验室到便利店,让大模型无所不在,以帮助中国的实体经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达到高质量增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