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APSB推荐】An updated ETCM v2.0 database for TCM research

有关中医药的自主知识产权开源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已于2018年底上线,截至目前, 该数据库已198个国家或地区访问,总访问量为56万次,访问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大陆(74.3%)、美国(12.2%)、中国香港(2.8%)、波兰(0.56%)、巴西(0.54%)。该数据库的研究论文已于2019年在国际著名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至今已被他引279次,并 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利用ETCM数据库发表的学术论文已有546篇,其中SCI论文276余篇。为满足中医药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海玉研究员、张彦琼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徐志建研究员课题组,合作构建了更新版ETCM数据库—ETCM v2.0(http://www.tcmip.cn/ETCM2/front/#/)

ETCM v2.0是一个结构化、高质量的多源数据整合数据库:该数据库对48442首古代方剂和9872种中成药中所涉及到的方剂名称、药材组成、主治疾病、证候、症状等中医术语进行了结构化、规范化工作,同时提供相似性中药方剂/中成药/中药材/化学成分列表、中药材图片、产地信息、指标性成分限度及等特色数据资源。相较于现有同类型数据库,ETCM v2.0在数据总量、数据质量、数据类型、可视化方式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ETCM v2.0是一个权威算法集成、智能网络关联的分析平台:创建了中药成分靶点预测方法(D3CARP)、处方药物相似性评价方法(FDSE)、多维智能化关联网络可视化等方法,提供方剂中草药成分靶标基因功能/通路疾病多维智能化关联分析及图形化呈现,全面解析中药复杂系统与机体分子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ETCM v2.0是一个开源生态中医药权威大数据,提升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PubchemUniprotGenecards等国际权威化学和生物学数据库建立外部链接,建立了中药方剂、中药材等基本信息和质谱鉴定用户数据上传功能,形成了中医药科研人员共建的生态中医药权威大数据。

作为联系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桥梁,ETCM v2.0将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优势团队免费开发共享,并继续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作用原理揭示、中药新药研发,尤其是现代药物组合发现和优化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和分析平台。该文章发表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3年6期。

ETCM v2.0: An update with comprehensive resource and rich annotation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qiong Zhang, Xin Li, Yulong Shi, Tong Chen, ... Haiyu Xu

Acta Pharm Sin B 2023;13(6):2559-2571

作者简介

许海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提出整合药理学的创新概念,构建“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和“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的整合药理学研究体系,主持开发中医药百科全书在线数据库(ETCM、ETCM v2.0)、中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平台(TCMIP)。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中药整合药理学的研究策略,阐明与中药治疗效果相关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

张彦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理论-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主要从事基于组学大数据与生物网络整合驱动的中医药理论内涵解析和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李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许海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方复杂机制解析。目前共发表文章3篇:共一发表SCI论文2篇(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IF= 14.903;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IF= 7.310),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IF=3.571)。

石禹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导向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平台的发展与应用。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和综述6篇,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1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