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地质科普】探秘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过程

原标题:【地质科普】探秘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过程

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过程

恐龙足迹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从脚印落成之初,就需要处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的环境之中,这样才有机会形成化石并长期保存,因为动物足迹基本上是原地保存,无法和骨骼一样容易经受搬运作用。 比如生活在高山环境的动物,其骨骼残骸有机会顺着水流来到沉积环境,而足迹只能在原地遭受风化剥蚀,不太可能形成化石。足迹化石的形成过程大概可以分为:

01

首先,肯定需要选一个地面软硬适中的地方,最好是在河海或者湖滨,这样就容易“踩”出来或者用尾巴“拖”出来清晰完整的印记。河边和湖滨是恐龙喝水和迁徙的必经之地,来来往往聚集的恐龙也非常多,所以这个条件相对容易达到。

02

之后这些足迹和行迹在不受到其他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受阳光照射,水分蒸发,慢慢硬化,形成了一系列明显的足迹。

03

由于风力搬运或者水力堆积作用,这些相对坚固的印记被一些沉积物掩埋,并且在掩埋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破坏,这些足迹就相对完整地被沉积物保护了起来,其所受到的破坏威胁就相对较小了。

04

当新的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在掩埋后的足迹上,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非常厚的保护层,基本不会再受到其他外力因素的侵蚀和影响。

05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下降,最初沉积的松散物质被后继沉积物覆盖,在上覆岩层压实和胶结物质的作用下,逐渐使原沉积物压实压紧、孔隙减小、脱水固结或重结品作用而成岩,只是上下层岩石的坚硬程度和抗风化能力不同。

06

后来地壳运动,成岩后的足迹化石伴随着岩层向上抬升,在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岩层上部相对松散和容易被侵蚀的部分被剥蚀搬运,沧海桑田,原来相对坚固的恐龙足迹化石就逐渐出露,又能与光明相见,为我们展现出这一个个“精彩瞬间”。

图片:社会文旅工作者

编辑:丁思华

审核:李双选 宫晓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