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迄今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正确答案是:一个井盖

原标题:迄今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正确答案是:一个井盖

在宏观世界中,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如果速度达到了光速,我们就可以进行时空穿梭。

这是因为,当我们坐在一艘速度无限接近光速的飞船中时,飞船内外的时间流速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飞船上只过去了几分钟,而飞船外的人却已经经历了几千上万年。

不过,对于现在的人类而言,想要造出速度能达到光速的物体显然不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个乌龙事件,科学家意外使一个人造物的速度达到了光速的万分之一,这也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人造物。

速度最快的井盖

谈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东西,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箭或者是超音速飞机,而答案却并非如此。

迄今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就是一个井盖。

可能听起来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事实确实如此,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井盖的故事。

  • 美国的秘密地下实验

时间回到1957年,当时的美国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技术,为了更了解核反应的特性,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了一场地下核爆实验。

这次实验以“帕斯卡-A”为代号,整个实验流程非常简单。

研究人员先是在地上挖出了一个直径为1.2米,深度为150米的大洞,再将核爆装置放置于大洞底部,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启动核爆装置。

为了避免引爆产生的能量过大会导致洞穴坍塌,研究者为洞穴设计了一个出口,这样一来,多余的能量就会顺着出口排出,洞穴便不会坍塌。

设计好出口之后,研究者还在出口处盖上了一个厚厚的井盖。这个井盖由钢板制成,厚度超过了10厘米,非常坚固。

根据研究者的推算,爆炸产生的能量应该不会太大,加上洞穴又足够深,又有了这么结实的一张井盖,应该算得上万无一失了。

万万没想到,由于计算失误,爆炸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研究者们的预估,结实厚重的井盖直接“一飞冲天”。

  • “一飞冲天”的井盖

其实,核爆实验需要使用多少物质是要经过精密计算的,如果使用的核物质太少,那么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而过多又会过犹不及,造成较大危险。

因此,在经过一系列精密计算之后,研究者计算出了最合适的核物质用量。可是,由于粗心大意,一名研究人员的数据运算错误,使用的物质远远超出了正确值。

于是,1957年8月,在“帕斯卡-A”核爆实验中,核爆装置在启动后瞬间释放出了超过计算值5万倍的能量。

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横冲直上,巨大压力之下,洞口的井盖直接被冲击得离开地表,如离弦之箭一般猛猛冲向了天空。

实验现场的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这一场面,令人惊讶的是,在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中,井盖的画面之出现了一帧。

要知道,即便是火箭,也能被拍摄到几帧。这就说明,当时井盖冲天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火箭升空时的速度。

那么, 这个井盖当时的速度到底到达了怎样的程度?

由于只有一帧画面,研究人员们无法算出井盖的准确速度,于是,在确保所有变量都一致的情况下,他们重复了这场实验,而这次实验的代号就是“帕斯卡-B”。

这一次,研究者们提前安排了数个超高速摄像机,在多个摄像机的捕捉下,他们终于计算出了井盖的速度。

数据显示,井盖当时的速度为每小时24万公里,每秒70公里,相当于206倍音速。

直观来看,世界上最快的飞机的飞行速度也不过每小时1.2万公里,仅仅达到了井盖速度的1/20左右。

由此,这块万中无一的井盖成为了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并且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 井盖飞到了哪里?

按照井盖的飞行速度,它不仅可以轻松冲出地球,甚至能够冲出太阳系,与众多宇宙探测器一样,成为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流浪者”。

从它的飞行方向来看,如果井盖真的飞出了太阳系,那么它的目的地应该是距离地球6.5亿光年的武仙座星系。

那么,井盖真的飞进了太空之中吗?

对此,多数科学家给出的是否定的答案,他们表示,井盖不仅没有飞出太阳系,它甚至没能飞出地球。

这是因为,地球被厚重的大气层包裹着,所以,由于井盖的超高速度,在撞上大气层之后,井盖会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

我们知道,摩擦就会产生热量,由于井盖与空气的摩擦速度太快,井盖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它渐渐地被烧得通红,最后会融化成铁水,从空中散落向地面。

因此,井盖大概率在到达大气层后便消失了,并未飞出地球。

当然,即便没能飞出地球,这块井盖也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这是其它所有人造物都未曾到达过的巅峰。

结语

一次失误的计算使一块井盖成为了史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件意义特别的乌龙事件。

当然,这只是概率极低的偶然事件,实验中的粗心大意并不可取,毕竟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任何看起来如何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酿成难以预料的大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