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云南省雷电灾害科普

一、雷电原理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的天气现象,雷击所产生的强大电流、炙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常造成人员伤亡,使建筑物毁坏和起火,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物品,引发森林火灾,对电力、航空、通讯、电脑等电器设备造成巨大的破坏。

(一)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闪道上的高温使空气急剧膨胀,使水滴汽化膨胀,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雷电发生时常伴有阵风、暴雨和冰雹。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及危害

1.闪电产生灼热的高温。闪电发生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物体,在瞬间产生巨大热量。据分析,闪电流通路径的温度可达6000℃~10000℃,有时甚至更高,足可以使金属熔化。如果闪电流遇易燃物质,可能引发火灾。

2.猛烈的冲击波:闪电使得闪电流路径附近的空气剧烈膨胀,并以超声波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其外围相对冷的空气被强烈压缩,空气一胀一缩产生剧烈震动,这就是冲击波。受冲击波影响,闪电流路径及周围的环境类似于爆炸一样,破坏性很大。

3.雷电还可以以雷电波的形式侵入电线电路、以雷击电磁脉冲的形式对弱电和信号设备产生辐射,同时,雷电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产生感应高电压。

4.易遭雷击的地点和区域: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河边、湖边、土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无线电通讯、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太阳能热水器等。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等;排出导电介质、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低洼地区、地下水出口处、特别潮湿处、山坡与稻田水面交界处、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地下有导电矿藏处、迎风面山顶、上坡处等。

二、云南雷电特点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纵横交错的高山峡谷,局部气候背景复杂多样,局地强对流天气受太阳辐射和地形抬升作用比较明显,加上同时受到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共同作用,有着明显的强雷暴天气特征。

云南是全国雷暴高发区之一,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雷暴日数达60天以上,滇西、滇南的部分地区年均雷暴日数达90多天。根据云南省1981年~2013年(2013年后取消雷暴日观测)资料统计,全省132站点年平均雷暴日数在15~108天之间。勐腊县年平均雷暴日数高达108天,成为全国闻名的雷灾高发区。云南省雷击灾害频繁,造成损失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9年云南省共发生雷电灾害1217起,雷击共导致357人死,429人伤,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0余万元,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