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地球是圆的,水是平的,太平洋那么大,几乎占地球的一半。这是为什么呢?

原标题:地球是圆的,水是平的,太平洋那么大,几乎占地球的一半。这是为什么呢?

在科技发达的当下,全球仍然有大量的人坚信地球是圆盘状,正因为地球是平的,所以水也是平的,为什么水没有流到太空中,因为南极就是“一堵墙”,把地球给围了起来。

难道地平说是真的?

针对以上问题,咱们一个个来分析。

地球到底是圆的还是平的?

地平说兴起于19世纪初,当时有一个名为塞缪尔·罗波坦的作家,他坚定的认为地球就是平的。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在旁边一条河上做了个实验,首先他截取了这条河的10公里长度,通过测量弧度后发现,水面是平的,由此推论出地球是平的。

1849年,罗波坦将各种猜想及实验数据全部写进一本手册中,以此来向世人宣传“地球是平的”。

1881年,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后,罗波坦将新的证据再次更新到这本小册子里,16页的小册增加到了460页,接着罗波坦将这本书命名为《天文学探究:地球不是球体》。

在这本书中,罗波坦认为,地球是一个大圆盘,地球中心是北极,大陆和海洋都围绕着北极陈排列,而所谓的南极大陆在罗波坦看来,完全就是地球边缘高60多米的冰墙,防止海水流到太空中。

那么黑夜和白天怎么回事呢?

罗波坦认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太阳在地球上空盘旋,照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没照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此外,罗波坦还认为人类之所以在太空中安然无恙,完全归功于地球上面有一个类似于“穹顶”的保护罩,如果保护罩碎裂,地球所有生物将不复存在。

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每年仍有大量新成员加入支持“地平说”的队伍中,甚至很多人每年都要聚集起来开会探讨。

他们认为从宇宙拍摄地球的照片都是假的,如今圆形地球的照片和影像,都是经过修改的。

他们的思想就是“我没从太空中亲眼看见地球的模样,所以我不相信地球是圆的,根据我们的数据推测,地球就是平的”。

那么地球到底是平的还是圆的呢?

1519年,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开始航行,3年期间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后又重新回到了西班牙,由此可见,地球是个圆的。

此外还可以用“北极星”来举例,小时候从课本里学到的知识,迷路后可以通过北极星来判断方向,但在南半球就无法看到北极星。

因为北极星是地球北端地轴指向的那颗恒星,位于地球天空的最北端,正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当我们身处地球赤道以南时,北极星就“隐没”到了地平线以下,我们自然无法看到北极星,反之如果地球是平的,我们应该能看到北极星才对。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或者说宇宙中的大星体都趋于圆形?难道不能是正方形吗?

自从宇宙大爆炸后,宇宙中就飘散着各类星云物质,质量大的物质在引力的帮助下,能吸收旁边的物质,并且凝聚成团,慢慢的就是形成一个星体,就跟“大鱼吃小鱼”差不多。

当大星体形成后,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收缩,只有当大星体的形状趋于圆形时,内部支撑力和外部的压力才能更好的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以此来保持结构的稳定。

水到底是平的还是圆的?

水是圆的,要证明这个结论很简单,当我们远望海面观赏日出时,总是能看见太阳是从东面缓缓“升起”的,因为地平线的距离是有限的。

例如以前船员需要爬到桅杆上去眺望远方,假设船表面能看到的距离为A,那么人站在高处能看到的距离,必然是大于A的,类似于三角形的斜边大于其他两条边。

生活中能证明海平面存在曲度的案例太多了,而且地球是圆的,作为流体的水,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它们会附着在地表,所以地球上的水也是圆的。

太平洋为什么这么大?

太平洋东起西经78°08′,西至东经99°10′,东西宽度为19000公里,南北跨度为北纬65°44′~南纬85°33′,南北长度为15900公里,总面积高达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3957米,最大深度为11034米,共有超过1万个岛屿。

起初,太平洋并没有名称,根据记载,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带领270名水手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各种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终于越过关岛抵达了菲律宾群岛,成功进入赤道无风带。

一路上的风平浪静,让吃尽苦头的麦哲伦忍不住感慨道:“这真是一片太平洋啊!”由此,大家就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

为什么太平洋的总面积高达18134.4万平方公里?

月球分出假说

19世纪中期,达尔文提出了“月球分出假说”,他认为太平洋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坑”,是因为地球早期是半熔融状态,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如果潮汐振动周期和地球固定震动周期相同,那么在振幅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地球部分物质存在飞出地球的可能性,这些物体最终变成了月球,留下的“坑”就变成了太平洋。

首先,月球运动轨道并不在地球赤道面,其次,月球的岩石年龄值在40亿~45.5亿年之间,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值仅有38亿年,所以达尔文的月球分出假说,很难站得住脚。

流星撞击假说

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月球的研究也有重大进展,科学家在月球表面发现了一个面积高达500万平方公里的月海,此月海形成的原因是早期小天体猛烈轰击形成的近于圆形的洼地。

根据科学研究,月海由年龄较小的玄武岩组成,中央与边缘有隆起,月海整体比月陆低2~3公里,整体陆壳厚度大,约为40~60公里,洋壳厚度薄,一般小于20公里,并且月海周围存在山链。

专家通过研究月海得到以上数据后,再和太平洋一对比,发现二者存在诸多相似点,而月海的成因是小天体的猛烈撞击,同理,太平洋大概率也是因为域外天体撞击而造成的,目前“流星撞击”是太平洋成因的主流说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