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氢能”和“氢能产业”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更成为了行业热点话题,各类信息也随之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那么什么是氢能?什么是氢能产业?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氢能?
氢能就是氢的化学能,一般是由氢和氧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氢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清洁高效能源。氢广泛分布于地球中,在单位质量下,氢是所有燃料中能量最高的。
氢能具有来源广、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可电可燃、零碳排等优点,属于可再生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被国际社会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从能源战略角度出发,氢能是实现各类能源转换的“枢纽”,可以实现不同能源品种向各类终端的传输,能够增加未来低碳能源网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实现“零碳排放”的终极能源。
二、我国氢能产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已建成加氢站200余座,现阶段主要以高压气态长管拖车运输为主,氢气管道里程约400公里。
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洁低碳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氢能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
我国氢燃料电池车辆产业化进度较快,其中电堆、膜电极、空压机、氢循环泵等核心部件已实现自主生产,而氢气的制储运加等环节受政策影响产业化进度相对较慢。
三、氢能未来发展前景
日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全球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到2050年,电和氢能在能源消费中占比有望达到50%,其中,全球氢能需求将从目前的8千万吨/年增加到5.36亿吨/年,需求量至少增长6倍。随着全球能源变革的推进,氢能在能源系统中,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氢能产业链涵盖上游能源端、中游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端,以及下游应用端,产业链较长,其中氢能在交通领域成长性最强。
根据《规划》,我国的氢能发展将遵循三大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规划》指出,我国氢能发展的目标是:“十四五”时期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发展氢能的优势在于:
一是能源供给端,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
二是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了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
三是工业生产过程,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
(来源:鹏博士集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