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5000B标准解析——项目监控

项目监控实践域,源于GJB5000A的“项目监控”、“集成项目管理”等过程域,包括计划跟踪、识偏纠偏、管理依赖关系和标准工作环境等内容。

  1. 关键点

按照GJB5000B标准对于模型部件的要求,只有实践域的目的以及各级实践域的目标为必需的部件,所以本实践域的关键点也在于此。

  • 项目监控的目的是依据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当发现与计划偏离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 二级实践域目标是监督计划进展,及时纠偏,确保项目可控;
  • 三级实践域目标是按照项目定义过程管理活动间依赖关系和工作环境,确保计划完成。
  1. 实施点

对于实施二级的组织,要确保二级实践域目标的实现,需要项目组完成以下活动:

  • 提交任务报告,汇报进展情况;
  • 定期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包括测量分析结果、资源及利益相关方等计划),在例会、阶段、里程碑等节点向利益相关方通报;
  • 发现与计划存在显著偏差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对于实施三级的组织,要确保三级实践域目标的实现,还需要项目组完成以下活动:

  • 根据定义的项目过程监控项目;
  • 监督项目活动间的依赖关系;
  • 监督工作环境标准的使用。
  1. 难点

组织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有以下难点:

  • 测量分析结果是否支持项目管理决策?

以上难点需要各实施组织去思考。

这正是:

对照计划去监控,及时识偏和纠偏

确保计划可执行,项目目标有保证

参考书目:GJB5000B-2021 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