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缘
如果评比科技业最“出尔反尔”董事会,董事会恐怕排名靠前。10月6日,惠普公司宣布将PC和企业级业务分拆后独立上市。这是惠普董事会三年前就曾提出随后又被宣布放弃的计划。
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拆一家公司和收购一项资产多有类似:无论被分拆的公司和资产价值如何,只要重新引入投资者,就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那么公司是否可以因分拆而重振旗鼓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当时,惠普全球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回答经济观察报保留PC业务的原因时曾表示,“PC业务能够保持5%到10%的销售回报率。确保资本投资回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对惠普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
惠普业务横跨PC、打印和成像、软件和服务以及企业设备等多个领域。分拆行为极大低估了业务的协同效应,而在做好客户资源共享,进行内部挖潜之后,惠普的规模化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将远比分拆要好。
将要“一分为二”的惠普标志着由PC繁荣驱动的并购和扩张热潮行将终结。但分拆或许意味着PC业务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让惠普董事会无法忍受?或者对惠普的品牌形象再无价值?
不管答案如何,很显然,惠普董事会和惠特曼都无意再等。在过去三年,惠普并没有止住颓势,至少再重振旗鼓方面的表现并不明显。联想仍然占据PC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分拆只是症状,而非原因。
或许,对于那些认为惠普需要重新成为赚钱机器的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貌似积极的解决方案,但它错过了一些更加关键的问题。新的PC公司将获得多少现金?分拆是否意味着,惠普的PC业务将需要直接面对联想、戴尔和?在PC行业衰退的趋势下,惠普是否已准备好打一场持久战?惠普PC能否在这个原本就利润率极低的市场内“独自维生”?
分拆后的两家公司规模基本相当,年营收都超过500亿美元。但相对于原来的惠普整体,两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议价能力更弱。整合的营销方案将不可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但缺乏整体规模的惠普企业级业务如何与IBM这样量级的对手竞争?
我们并不怀疑,惠普公司将会持续经营下去,惠特曼和她的团队将围绕新的目标重新为两个公司制定业绩指标。但问题是,惠普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认为分拆之后的两个独立企业发展会更好,更像一种信心骗局。它隐藏着之前对于业务出售未果的传言,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认为分拆之后的两个独立企业发展会更好,更像一种信心骗局。它隐藏着之前对于业务出售未果的传言,在客户、员工与合作伙伴眼里,看到的不是浴火重生,而是惠普濒临着无足轻重的未来,因破碎而加速衰弱。
对于“硅谷之光”的未来,目前最准确的描述是人们不抱幻想和不信任。但无论分拆的结果如何,惠普都应该拥有一个更有效率的决策体系,为惠普75年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投资;这个体系的唯一焦点任务应该是惠普的整体复兴,而非兜售幻象。在此之前,惠普董事会需要一些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硅谷之光何以暗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