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朋友在人人网,但我已好久没看它。不过,这次的矛盾,让我从中体会到一种不太健康的味道,它事关整个行业尤其中小互联网业的创新与生存土壤,而不是一个人人网案例。
表面上,这次矛盾,就像陈一舟说的,是件小事。杜悦邮件指责他,做领导或做人都“非常负面”。他邮件回应,说杜想担任人人投的一个技创公司CEO被拒,而内心失衡。
不过,若将另外爆出的陈一舟与副总裁杨慕涵的冲突关联,再结合陈回应杜悦的邮件内容,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甚至可以说,陈一舟的回应信透露的额外信息,远比他与杜、杨两人矛盾透露的信息更多。
我有这样一种感受:人人已不再专注于产品与业务,而转身成为一家投资型的企业,开始更多靠投资收益与股价来拉拢人了。
陈一舟在信里强调,杜想担任CEO的那家公司,很有前景,是人人最近投资的几家优秀潜力公司中的一个。但杜不是最合适的CEO人选。
这句话似乎意在贬低杜的能力,以便将矛盾转向后者的心胸。但随后的一段话,却完全变了味。
“几年后人人股票应该能够增值,请各位股东继续持有,且行且珍惜..:-)”
当我看到邮件里这一句时,真是哑然。难道,当年拥有那么多理想与人文情怀的互联网中坚领军人陈一舟,已沦为依靠投资回报预期、人人网股价来拉拢人心了么?
何况,这是一次人事危机,涉及个人重大质疑。陈一舟不但没给出任何凝聚人心的愿景,反而透露出了一种铜臭气的功利目标。
对于一家尚处于青春期、产品层面面临激烈竞争的小公司来说,刻意渲染收益预期,而不对外传递业务层面的永续经营决心,我觉得,可视为一种风险信号。它的表征就是:信心下降、军心动荡、人心离散。
当然,我们也看到,最后一段,陈一舟呼吁人人员工“继续集中在工作的革新上,互联网行业是不进则退,公司要前进,不能靠我,要靠大家!”但语义重心已难以扭转。
真不敢猜测人人网的出路。之前关于它的传闻已经太多。而这次,陈与杜、杨二人的矛盾,尤其是与杨的矛盾也被曝出,更是透露了人人目前面临的业务困难。至少我们没有看到,人人网之前推出的概念产品,陈一舟之前宣扬的移动互联网转型,留下什么真正的印象。
我个人的判断是,陈一舟真正的经营策略,已经不在业务与产品面,而在于资本运作。一年以前,他包装那么多概念,包括所谓人人游戏分拆、独立IPO等等,不过是为了拉抬人人网的股价,就像这次他在邮件里强调投资与投资收益拉拢人心一样。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