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里入股微博,影响媒体和布局移动是主要考量 |
文/黄渊普(搜狐IT特约作者)
阿里集团入股新浪微博数月来的传闻终于在2013年4月29日晚尘埃落定,阿里以5.86亿美元购得新浪微博18%股份,并且可以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价格把股权比例提高至30%。
此次交易是双方基于自身利益作出的一次理性举措,客观来讲对双方都有一定好处。从阿里的角度来看,此次入股是为即将到来的IPO造势,影响媒体公关和布局移动端是其主要考量,至于官方宣布的双方将在社会化电商方面进行合作,其效果将十分有限。
阿里集团现阶段的核心工作是确保以高估值成功上市,为实现这个目标,阿里首先需要在代表未来趋势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向资本市场表明实力。从交易数据看,2012年淘宝无线占据了中国移动网购约七成的市场份额;尽管如此,淘宝网无线的优势地位更多的是来自大淘宝(淘宝网+天猫)优势在PC端上的平移,对比腾讯在移动端的微信,百度在移动端的百度地图,阿里在移动端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未来网购市场的增长点一是在目前服装、3C数码、母婴等实物品类上继续渗透,二是在餐饮、旅游、教育等服务品类上加大开发,而后者将会成为中国电商继续快速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
移动端的微信及百度地图的入口优势较明显,分别凭借关系网络和O2O路径对淘宝的生活服务电商战略造成挑战。近期,阿里集团收购友盟和入股流量大头已经是来源于移动端的新浪微博都是向外界释放其移动端的“良好”布局,谋求资本市场的认可以达到高估值的目标。
对于一向拥有“公关基因”的阿里集团来说,此次入股的另外一个重要考量是对新浪微博这个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施加相关影响。阿里集团在支付宝股权危机期间备受各方媒体批评,之后更加加大了在媒介方面的投入;目前阿里集团正处在上市前的关键时期,中外很多媒体相继释放出关于阿里集团的积极信息。从媒介影响力来讲,新浪微博是阿里集团不可忽略的一个最重要传播渠道。不久前阿里集团投资《商业评论》及此次入股新浪微博,都有为其上市及未来发展营造和谐氛围的目的。
至于官方新闻里说阿里和新浪微博将在社会化电商方面合作,其效果将十分有限。新浪微博属于媒体平台,过多承担“淘宝客”的角色将进一步加速用户往微信或其它平台转移,对新浪本身来说得不偿失;而且淘宝对美丽说和蘑菇街之类的导流网站持防范态度,并不希望某一家导流入口过于强大。另外,基于社交的数据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电商交易有促进作用存在疑问,Facebook此前以自身庞大数据为基础上线的团购产品也并不成功。从数据质量来看,阿里集团基于真实交易的数据质量要远远高于新浪微博,打造自身的社交产品微淘是其战略重心。阿里希望借鉴学习新浪微博做社交的成功经验,而新浪微博急于借阿里进行商业化,两者的诉求严重不平衡,这将使双方的具体合作表明风光而实际低效地进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