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章蔚玮
春节临近,电信诈骗再次呈现频发趋势,全国各地警方纷纷发布预警公告。据上海警方数据,去年年末上海电讯诈骗案件发案数大幅提升263.7%,得逞案件也同步提升。近日,上海电信相关人士也向广大电信固定电话和手机用户发出提醒,年末,防盗的同时也别忘了防范电信诈骗,接电话和短信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多长一个心眼。
“您好,这里是××电信公司,您家的宽带已被停用,如有疑问请拨打0。” 去年受害人程璐(化名)家中收到一通语音来电,提醒他宽带将被停用,程璐一听急忙按下了0,电话那头立即传来自称是“电信公司客服”的应答:“估计是您的个人信息被冒用了,有人利用您的身份信息开了账户。我帮您转到公安局,您可以去核实一下……”“您好,这里是上海市公安局,请您把身份证给我,我帮您核查一下”;“您的身份应该是涉嫌被冒用,我们需要对你账户里的资金进行验证。你把你的资金打入我们的安全账户,我们检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我两天后就返还到您的账户,这两天的利息也会一并返还”;“您可以用网银转账,这样比较安全”。从所谓的“电信”到“公安局”,一来二去,程璐就把账户里的200多万元全部转进了所谓的“安全账户”。
这是一起发生在上海的涉及金额高达200万元的电讯诈骗案,据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二支队糜一鸣探长回忆,半小时内,这200万元就迅速被骗子转账到全国各家银行账号内,并在极短时间内全部被取走。
据介绍,电讯诈骗是目前危害最大涉案金额最高的一种犯罪形式。在中国,单起电讯诈骗最高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起,而且以上海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受电讯诈骗团伙的青睐,在看似来无影去无踪的电讯诈骗者背后,究竟玩的是怎样的魔术,让一批批受害者前赴后继?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的专家为我们解密。
编造专业欺诈剧本 步步紧逼心理防线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二支队 糜一鸣
目前,犯罪团伙大都来自境外,从打电话,开银行账户,网上转账,到取款,所有环节全部由独立团队完成,有些核心高层由家族成员构成,相对隐蔽,灵活性更强。而外围“打电话”团队则大都是招募而来的大陆年轻人,应聘成功后直接被送往东南亚地区,经过短期“专业”培训,上岗工作。规模较大的团伙能与一个小型公司媲美,人员多达几十人。“犯罪头目往往会包下一栋别墅,对每个楼层进行专业区分,其中一楼是‘煤气、电信公司’的专区,二楼是‘公安局’、‘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接线专区,而三楼是‘银监会’或者银行站专区。他们内部有专业的接线布局,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真实氛围。”
根据被捕的犯案人员的描述,对他们培训的内容包括,熟悉剧本和掌握临场应变技能,以确保受害人能完全信任他们的真实性。处在不同楼层的人员手中各自有一套剧本,不同“专业”剧本也不同,比如公安机关的剧本上就强调“涉嫌、冻结”,而电信运营商接线人员的剧本上则设计了“固话、宽带账单、分账号”等专业表述。同时,在剧本上,针对受害人可能产生的不同反应,而预设的不同对答方案,应对“表现惊慌”的方案是安慰、稳定情绪;而“将信将疑”的应对方案则是“千方百计加重恐吓力度。”
此外,一线电话专员还要经过专业化的“表演”培训。比如在接话人员的桌子上,往往会摆放一部键盘,用来制造现场电脑录入的真实效果;有时,还需要制造所谓“公安机关为受害人辩护,最终与检察机关人员争执”的“煽情”桥段。不断完善的欺诈流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消受害人的一切疑虑,博得最大程度的信任。
刑事侦查总队再次提醒所有市民,犯罪分子狡猾,市民无论如何都要在接到可疑电话时谨慎起见,千万别大过年的扫了兴。
电讯诈骗疑点聚焦
针对电讯诈骗过程中,一些存在争议的技术疑点,记者再次采访电信专家,为读者给出肯定答案。
问:10086、95555、10000等特殊号码来电,会是诈骗电话吗?
答:接到上述具有社会公信力“短号码”的可疑来电时,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客观来说,存在电讯诈骗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10086、10000等来电号码具备普遍的社会公信力,人们可以完全放心,但骗子利用“透传”技术(一种电话交换技术)进行电话号码虚拟,任意修改接电话的人所看到的来电号码,以此达到“任意显号”。而且,已有大量类似案件产生,所以消费者不可放松警惕。
问:电讯诈骗来电可以被屏蔽吗?
答:可以被屏蔽,电信运营商也一直在这样做。但客观来说,电信运营商防范电讯诈骗和杀毒软件的工作方式类似,即不能避免病毒的产生,却能在此之后杀灭病毒。据悉,上海电信等电信运营商有专门机构配合警方跟踪国际诈骗电话等犯罪行为,并通过技术手段阻断相关通信通道。不过,由于诈骗分子使用拨打方式的随意性、多变性,手机和电话用户期待的“自动屏蔽诈骗来电”这样的功能,暂不可能实现。
最新型电讯诈骗
当下什么最热,就骗什么!电讯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最新社会和新闻热点,制造新型电讯诈骗形式,令老百姓防不胜防。
①盯上新交规
近日有网友反映,有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提醒自己闯了黄灯,“交警通知:您于1月3日两次闯黄灯,请速与XX交警大队联系。”对此,警方提醒驾驶员,违章行为绝不可能出现外地号码告知的情况,切勿上当受骗。
②网购达人需小心
电讯诈骗分子还盯上了淘宝“双十一”之后的网购达人们。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向第三方网站购买电子商务网站的客户资料,冒充网站工作人员致电客户,谎称客户网购时被卖家错误设定为分期付款模式,要解除需与银行部门联系;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网购者向诈骗账户转账。目前这种诈骗形式正逐步增多和流行。
③冒充“中国好声音”抽奖
“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电视台‘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后台抽选为场外幸运观众……”尽管这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已经落幕,但骗子们的骗局却没有结束。这种诈骗形式与之前的“直通春晚”、“非常6+1”等雷同,但仍在不停变种。
④冒充宽带运营商
“你家宽带网络涉嫌色情违法,我们要切断宽带,配合警方调查。”这也是最近犯罪分子常使用的噱头,冒充宽带运营商,目的就是唬住部分心虚的宽带用户。此诈骗手法有一定威慑力,危害性不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