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2008年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2008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搜狐IT对此次大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以下为北京市宣武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朱轶琳致辞全文:
沟通,从心开始
——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大会,也感谢中国残联、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予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与中国通信业的同仁们共同探讨“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题。此次此刻,我想引用中国移动公司的一句经典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来开始我今天的演讲。
![]() |
我非常喜欢这句广告词,因为它暗含了深层次的意义,正是这种意义,不仅使沟通变成了一种极具诱惑力的产品,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移动运营商对消费者深层需求的满足,这就是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温情和高尚的词汇。但是,我想在座的各位,能否真正明白,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身上,又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表现呢?
在这里,我向大家讲述我的亲身感受,与在座各位共同分享。当我第一次知道电话机的时候,还是在幼儿园,拿起电话,却无法听清里面的声音,那时候别提多沮丧了。
我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很多事情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做到,但是事实上,在这个讲求团队协作精神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情都需要大家一同来做,那么这中间就要有沟通,如果两个人不能面对面的沟通,该怎么样才能够迅速且有效地进行呢?短信?毫无疑问,这对于聋人来说虽然方便,可是却不能满足健全人的需求,有的健全人甚至不习惯发短信,因为仅仅是几句话的事,为什么要费劲敲击键盘来写?这样就割断了聋健之间的交流。我会想很多办法,比如QQ、MSN等等即时交流方式,但是,问题又来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在电脑桌前等你来聊。所以,我觉得电话中转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聋人用短信的方式到中转台,然后中转台打电话到对方,接到对方反馈后再用短信方式反馈到短信。然而,推广这样的方式,也需要更多努力。或者能有一个聋健都能够接受的方式,让这个群体能够清楚、明白地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健全人也能够顺利地达到沟通的目的。通信行业使交流、沟通变得便捷,在哪里都能打电话,这是通信行业创造的奇迹。如果能够使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也能如此顺畅,让信息技术惠及残疾人,那就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我从不说国外的无障碍做得多么好,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大到城市建筑的无障碍,小到康复用品的设计,这些国家在无障碍做得很出色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信息无障碍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无障碍,是看不见的技术,它不像盲道、坡道那样直观,却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残疾人保障法》中首次提出: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将信息交流无障碍列入其中,是新《残疾人保障法》的亮点之一,说明了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无障碍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环境的无障碍,也扩大到信息的、沟通的、平等交流的无障碍。
我是一名聋人,很普通的女生,一个刚刚步入社会,并且在残疾人事业这条战线上奉献自己的力量的普通残疾人工作者。我在校园里学到的最大的财富就是,我懂得了应当努力融入社会。我想这也是很多残疾人朋友们的心愿,融入社会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更多人的接纳,创造畅通坦荡的渠道。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沟通,去交流,那么这个世界将没有任何障碍。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