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张伟
主题:
IT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CIO是IT建设的核心
如何进行应用集成
UAP平台化应用集成方案
IT建设现状与问题
用友从输出标准产品变为输出技术。
CIO是IT建设的核心
CIO要懂信息技术,包括关键技术、实用技术、系统关键指标、技术发展方向、持续运行能力、选择合适标准和主流技术。
CIO要懂企业业务,包括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决策分析、管理。
CIO还要懂得把控建设过程,安全的、可靠的、易用的应用,成熟的大应用,前瞻性IT建设,找有活力的团队内人士咨询、讨论。
CIO要通过与专业人士的咨询探讨,衡量系统生命周期,考虑是重建还是重构。对于选择的软件,还是以操作类软件为主,要保障经营管理的需要,经营的数据质量,中国人力成本不再便宜,所以还要协作提高精准性、工作效率,管理团队的成长已经和系统建设并进,高质量的业务数据是管理的基础,这就需要一个艰苦的建设时期。当软件规模大后需要分解系统,包括专门的财务系统、专门的销售系统、专门的决策分析系统,同时需要专门的支持服务团队。
如何进行应用集成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把IT系统建设从工具类上升到管理类和经营类,而用友的观念是在企业做战略的时候就把IT的规划做进去,用友可以帮企业完成,从硬件网络、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应用平台、作业系统,到业务流程的规划。管理模式的确定。还能对企业的战略、和企业价值管理提出参考意见。目标是一体化的IT应用集成,能够通过计算机传的东西都传进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要要有一个强大的客户端集成,节约人手,节约设备,用IT技术提高个人单产。使手工管理、分散管理变为数据集中、管理集中,分块分区,逐渐推进,用IT系统替代的劳动部分与人力成本的博弈,使管理软件呈专业纵深的发展态势。
![]() |
这张图可以给大家做一些稍微详细的分析,我们在做IT系统里面最主要是干什么,一类是结构化信息。一类非结构化的信息,此外还有图书音响等。我们新的产品和新的理念靠什么样的模式推广到一线,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企业分成两种,一种是规模经营可以得到效益,一种是发明新的产品服务于社会,发明创造有一个过程和周期,靠的是知识管理和信息消费,包括客户的反馈,这些靠人来进行响应。我们的IT系统建设一定要支撑这几类的消费,一定要在平台上进行独立的消费,应用集成里面最典型的集成,一个是结构化数据的集成,一个是非结构化信息的集成,这些都是要靠IT系统支撑。
![]() |
我们的目标的提升,用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框架,最终让很多人参与我们的系统建设,我们具有的功能在这里,可以通过实施做业务流程的规则,也可以通过嵌入的优化算法,做业务处理。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我们的PDM导进来,建立最优异的信息化消费的模型。中国的很多企业逐渐由规模化企业转化为有竞争优势经济的企业,我们的研发组织会越来越多,我们树立品牌形象的部门做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这些组织可以把它比较好的设计,包括产品的设计、运营模式的设计整合成模型,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内部设计。现在比较典型的,比如淘宝网是一种商业模式,如果每家企业可以设计出一种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进行商业的提升。最后再做一些价值保护,打到系统中做预警,这是多方参与的应用集成的模式。
让信息互通起来,用友也在建立自己的产业生态链,有200多家开发合作伙伴,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分支公司也都有很多开发队伍,帮大家做设计分析,用友现在最大的资产,就是有很多懂管理、懂开发、懂设计、懂分析的人,可以帮大家做事情。
用友应用集成—交付模式为应用套件 + 集成平台 + 方案&资源 + 集成开发,产品厂商 + UAP集成平台 + 咨询设计 + 开发团队。在方案和资源方面,咨询顾问会基于应用集成技术体系与项目经验,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专业的分析设计,提出可执行的应用集成方案(技术、流程、规则、开发实现等)。包括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等。而集成开发,主要是UAP应用集成平台框架进行应用集成项目化开发,满足企业需求。以前UAP的发展主要是在发展它的基础的框架,到了中期,发展它的集团管控。它是一种多方参与的应用集成方式。
应用集成从应用层面分,包括报表数据,业务数据集成,应用协同、流程集成,门户与单一登录和数据集市,数据仓库。
应用集成中的报表数据的优势是比较简单,按照固定的模版格式提供数据,预先制定规则,没有交互性,对系统集成度要求不高,适合于事后统计分析,简单易用,容易实现。而业务数据的集成可以建立基础数据一致,交换数据格式统一,数据核对,关联查询数据,更适合于多系统集成。
应用协同、流程集成是在业务数据集成基础上,实时的功能引用、信息提醒、业务协同、业务自动化,可以提高业务及时性。
门户与单一登录是包含集成不同系统的信息,可以直观,及时,统一界面展现,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入口等。
数据集市,数据仓库可以看到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全貌、以及多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服务、数据分析,降低对业务数据库的数据服务的压力。
UAP平台化应用集成
UAP基础应用平台包括工作流平台、审批流平台、预警平台、动态会计平台、二次开发平台、系统配置平台、动态建模工具、报表工具、二次开发工具、分析工具等。
![]() |
这是UAP的发展图,它的分层结构实现了对跨国交易/多币种/多国汇率/多账簿/多组织/多语言的支持,确保全球化应用架构的完整实现,SOA架构,组件设计,服务注册,多组织架构确保行业应用完整实现,工作流,业务流程配置,信息交换,Portal确保应用集成的完整实现,而全面的客户化配置确保70%的个性化需求不需要进行代码开发。
UAP的关键特征就是它的安全机制。
![]() |
在企业信息模型,安全与授权方面有防火墙、VPN,SSL,CA认证,数据库放在应用服务器上。数据库不能直接被攻击。关键数据采用数字签名,用户密码管理,用户身份认证,多种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功能授权、数据项、数据权限等。
在软件弹性、业务协同方面可以使同一个业务表单有不同的展现,自定义项与自定义档案,数据交换平台 流程平台,工作流引擎、审批流平台,查询引擎,以及动态会计平台。用友的NC包括平台每一版都做压力测试,达到最优的效果,这个图证明我们这个负载均衡。这是万人测试的报告(见图)。我们的UAP可以提供在WAP服务器上的平衡。
UAP 网络部署是可扩展的部署,最后我们再看一张中国邮政的参考的部署图。
![]() |
这是一个案例,这是中国邮政在7000人在线的管理软件,它的核心系统里面部署了很多的服务器,部署的思想是什么呢?它要做客户共用,避免故障。用户比较多的时候,停机时间要求比较苛刻的时候一定要做。换句话说,用友可以给大家做很多布局图和任何实际的安装、调试。它有一个叫外系统,中国邮政所有的业务发行、报刊业务全部要进入用友系统集散,数据量、借口服务器的吞吐量很大。国美电器每天有30万张凭证全部进入用友系统,量也是非常大的,也是通过类似的架构完成的。
(本文摘自2008中国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高层论坛上的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