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
美沙加“灰头土脸” 路透社报道,会议第一天,环保组织就给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发出了首批“每日化石奖”。这项奖在会议期间每天颁发一次,专门送给那些对气候变化问题态度冷漠的国家政府,讽刺它们仿佛是一块化石。
颁奖礼充满嘘声和笑声,获奖国得到了一小包煤,上面装饰着一面迷你国旗。
沙特阿拉伯得奖原因是,这个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拒绝签署任何排放协议。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阻碍全球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而获奖。加拿大代表被指曾对大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说,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来说,减排责任并无必要。
一名加拿大女环保主义者代表祖国接过“化石奖”,并发表获奖感言说:“在收回我们自己在《京都议定书》中的承诺后,我们绝对没有资格再要求别人承担新的义务了。”
“不打领带、不穿外套” “着装的原则是放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言人约翰·哈伊说,“不打领带、不穿外套。”
根据《框架公约》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着装要求“与会者可以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展开讨论,同时少开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巴厘岛2日当地温度达到了28摄氏度,《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布尔身着印度尼西亚传统蜡染上衣,作出表率。
植树吸气自产自销 为遏制全球变暖,保护环境,印度尼西亚28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植树7900万棵。
印度尼西亚环境国务部长拉赫马特·维图拉尔说,这些树可以吸收此次气候变化会议预计产生的约5万吨温室气体,从而做到温室气体“自产自销”。
维图拉尔说,这些树木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和爪哇岛4500公顷的土地上,品种包括松树、金合欢和当地一种热带阔叶树。这些树长成后,共可吸收约9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大大超过气候变化会议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用这些树来消除本次会议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维图拉尔说,“此外,我们还希望将这次会议办成一个积极的能源会议。”
为成功举办这次气候变化会议,印度尼西亚政府派出1万名警察和士兵,负责会议期间的安全。 作者: 何珊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