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受邀嘉宾名录上,我们发现了很多来自新媒体的明星脸———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YouTube共同创始人查德·赫尔利(Chad Hurley)、MySpace共同创始人汤姆·安德逊(Tom Anderson),这三位商业领袖也在论坛国际媒体委员会的小名单中。
世界经济论坛的官员对这些新兴力量的理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每个人时刻都可以了解外面的信息,这些新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模式和商业经营模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不,世界经济论坛本身就因为这些新媒体力量的介入变得不同起来。
为了扩大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2005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成为第一个在网络上建立博客的国际组织,在随后的年会上,2200多位与会者,包括公司总裁或者国家首脑,都被要求在博客页面上留下一条记录。
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又开始玩新花样———1月26日,达沃斯论坛进入当下最风靡的网络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开设网上论坛。论坛由点变成面,由平面变成立体,在互联网、博客、虚拟社区构成的空间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社会阶层人士对事件的意见和看法进行着碰撞。
世界经济论坛的目的只有一个:让2007年年会面向更广泛的受众,网络应用只是一种好手段。除了传统的媒体报道渠道外,本次年会还会首次通过网络、播客和更广大的受众亲密接触。网民可以通过博客或者视频向与会者提问,而且一些与会者还会在虚拟世界“第二人生”里接受现场专访。
这是第一次。指定的与会者会在网络游戏“第二人生”的三维虚拟世界中接受专访,“第二人生”的居民可以向路透社驻“第二人生”记者亚当·路透提交问题,由他在“第二人生”的路透演播室里进行采访。互联网用户可以在http://secondlife.reuters.com在线收看专访过程。
(责任编辑:蔡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