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HDMI互联互通实验室”免费对外开放
硅谷数模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对外宣布,位于中关村Analogix研发中心内的国内首个“HDMI互联互通实验室”,即日起正式对厂商免费开放。
该实验室的成立正是基于解决HDMI设备之间互通性差的问题,帮助众多厂商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加速推进优质产品上市。 不仅如此,实验室还致力于为国内大众提供有关音视频标准、技术以及相关咨询。帮助国内企业把握技术趋势,优化产品设计,增强核心竞争力。
该实验室将为HDMI使用者提供:不同HDMI设备间的互连互通测试(HDMI Interoperability Test);与HDMI相关的产品软硬件调试;HDMI接口解决方案及相关器件选型;HDMI标准及芯片技术的相关咨询与培训;新一代数字多媒体接口技术的相关咨询与培训等。实验室可测试内容涵盖所有具备HDMI接口的音视像设备,包括:信号来源装置,如 DVD 播放器、机顶盒、PC、数字摄录设备等;信号接收装置,如电视、投影机、显示器等;信号中继装置,如家庭影院接收器。
目前实验室已为众多国内知名厂商完成HDMI互连互通测试,如海信、海尔、长虹、乐华、创维等,此次正式对外开放,是希望更多国内企业参与到此测试当中,共同努力完善带有HDMI接口的设备性能,为国内消费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相关资料:
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规格自从2002年12月首次推出后,在全球已迅速发展成为新一代电子设备的连接标准。这一趋势在中国,也从 2005年开始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全球电视机产销第一大国,我国已有82多家相关厂商采用了HDMI标准,并且目前这一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带有HDMI接口的设备出货量也迅速攀升。
伴随这一技术的普及,相关厂商在设备生产及测试中遇到的一些互连互通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带有HDMI接口的源端设备,与同样带有该接口的接收端设备互联时,出现不能工作的现象。即便是双方设备都通过了HDMI组织的ATC(Authorized Testing Certification)测试,也不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原因一方面在于ATC测试的不完备性,另一方面由于标准定义的较为宽泛,用户在自身实现上有一定的自由度,这就造成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产品,遇到不同厂商的设备互联时,出现一些不能联通的现象,例如:同样带有HDMI接口的电视机和DVD连接时,出现无画面、无声音、声音图像不同步,甚至完全不工作的现象。
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外市场的HDMI产品中屡见不鲜,不仅成为家电卖场推销员无法解释的现象,也令系统厂商始料不及。目前,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令国内终端用户、消费者甚至部分媒体开始关注并报道有关HDMI产品可靠性的问题。而大部分设备厂商,在支付了高昂的专利费、测试费之后,仍然无法确定产品上市后的互通性能。并且,工程师在研发和设计相关产品时,由于没有充足的测试资源,常常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为最终产品的质量留下隐患。
而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企业也常常感到对专利组织的ATC认证无从下手。一是不了解相关的测试流程与要求;二是资源有限,无暇预先做一套完整的测试;而更重要则是在产品的软、硬设计中缺乏标准性的指导,等到ATC测试失败后再来重新做设计,极大地延缓产品的上市时间,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建立一个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产品测试以及设计参考等服务的HDMI公共测试平台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责任编辑:苏昌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