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美国登月时用过的月球车
本报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李健 实习生 周凯莉)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今天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说,目前虽然很多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声称研制成功或正在研制月球车,他也看了不少样车,但都不是真正的月球车,而是地球车。
栾恩杰说,月球上环境温度在零下170摄氏度到零下130摄氏度之间,月球车的材料必须满足如此巨大的温差。 此外,月球车对能源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月球车不是车,而是一种探测器,是符合月球条件,并能在月球环境下生存,完成交付任务,不消耗能源,要有很高的清洁度,并能够返回和提供数据的探测器。他认为,中国目前研制的月球车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
相关阅读:
据北京晨报报道,“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发射升空后先围地球转5圈,然后才飞向月球。昨天,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称,我国绕月探测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将于年底前确定。
需三次加力才离绕地轨道
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发射升空后要先围绕着地球用5天的时间转5圈,第一个阶段是绕3圈,每圈16小时,第二阶段是用24小时绕一圈,第三个阶段是用48小时绕一圈,这是因为“嫦娥一号”需要三次加力才能离开绕地轨道。
第三次加速后,“嫦娥一号”将飞赴月球,这个过程要114小时,也就是4天多的时间,最终定轨后它将在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轨道上工作一年。
已造30辆月球车都有欠缺
“目前我所看到的没有一辆能称得上是月球车,充其量就是个‘地球车’”。栾恩杰表示,目前,国家关于月球车的研制工作还没有开始,但一些高校已经迫不及待,纷纷自发制造月球车,“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有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造出了30多辆月球车,有的高校甚至研制了6辆”。
但是这些已经研制出的月球车在很多方面都有欠缺,月球车要符合一系列条件:制造月球车的材料在负170℃和正130℃之间要能正常工作;月亮一夜是地球13天,月球车要能在长时间黑暗中解决 能源问题;此外,还有导航问题,月球没有磁场,月球车要能在月球上找得着“北”,而已经研制出的月球车大都没有解决这些难题。 (责任编辑:史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