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6月9日消息,据外电报道,在Google创始人承认在中国实行自我审查制度后,中国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但前提是必须要尊重和遵守中国的法律。
据美联社报道,Google创始人赛吉-布林日前承认,的确在中国实行了自我审查制度,对一些敏感字眼进行了过滤。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日前表示,中国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与包括Google在内的国际企业合作。但是,任何合作都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我们希望这些跨国企业能够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
今年年度,Google在中国创建了Google.cn域名,并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实施了自我审查制度,对一些敏感话题进行了过滤。众所周知,Google的格言是“不作恶!”因此,Google在中国市场也同时提供Google.com服务。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但是,本周Google似乎对自己在中国的策略有些不确定。赛吉-布林称:“我们当时认为,如果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作出一些变通,那么可能会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和更有效的服务。但从目前情况看来,也许坚持原则更为有效。”
布林还表示,在决定改变策略之前,Google还会继续完善当前的自我审查制度。如果实在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Google将另作打算。
·贾敬华:谷歌本土化进程中的败笔
一个无法提供正常服务的搜索引擎,用户大量流失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很多用户由于无法正常使用谷歌的搜索服务,已经开始使用百度或雅虎。谷歌两位创始人对媒体的表态,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谷歌在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受挫。
看来,谷歌在未来几个月里不会在中国市场有大动作。可是,谷歌至少要为中国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吧。这些都是谷歌与百度决战市场的后话,至少目前谷歌应该解决无法正常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故障吧,毕竟无法为中国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搜索服务已然成为谷歌本土化进程的一大败笔。试问,还有比解决谷歌无法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更重要的事情吗?
【更多内容】【我来说两句】
·大愚:Google出招醉翁之意不在酒
从商业的角度说,Gmail可以说是Google比较失败的一个产品,Gmail推出之后为Google创造的利润并没有那么多,反而引起了不少人对Google的质疑,不但没有Google预期中的好评如潮,反而还引发了Google的信任危机。Gmail之所以会遭到如此待遇,那是因为很多人都感觉到Google可能偷看了他们的私人邮件,侵犯了个人隐私。 【更多内容】【我来说两句】
| | (责任编辑:蔡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