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易观国际研究IC行业的分析师赵亚洲,在看完新闻《外企拟在京建3亿美元芯片厂 本月或下月开工》后,提出3点质疑,编辑略作修改发成文章。另附作者博客:快意人生-赵亚洲
原文:外企拟在京建3亿美元芯片厂 本月或下月开工
质疑:
1.建厂用的是否为二手设备?3亿美元投建片量3万片/月的8英寸生产线,投资额和生产规模不相称,有采用二手设备的嫌疑.
2.技术水平如何?
中芯国际在北京已经有一条12英寸生产线,技术水平据说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100nm水平。 此条生产线技术水平如何?在0.13到0.25μm之间?如果是的话,投资建厂意义何在?是否符合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
3.气候和电力?引自原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北京气候干燥、多尘且电力短缺,对芯片制造业来说相对不是很合适的地点,芯片制造业需要无尘设施和充足的水电供应。但郭先生表示,地方政府官员的支持弥补了这些劣势。”
靠政府支持是否能弥补不足?如何弥补?技术是否先进?从国家的高度来看,政府应该支持么?
(责任编辑:殷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