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虚拟键盘,该键盘能在平坦的表面投影出一个全尺寸的键盘,让用户能够不需要实际的键盘就能够进行输入。这款虚拟键盘通过蓝牙技术实现了无线连接,而且和PalmOS和PPC手持设备以及windows的笔记本相兼容,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作为近距离无线传播技术,蓝牙的设计初衷就是使得一定范围之内各种信息化的移动便携设备都能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加之受到来自爱立信、IBM、因特尔、诺基亚和东芝五大超强公司的强力支持,当年蓝牙的诞生着实给业界带来一股不小的“蓝色”旋风。
一度受到怀疑
事实上,蓝牙的发展并非之前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有不少近距离无线传播技术解决方案从能耗到性能均优于蓝牙,曾有人预言,2005年将是蓝牙技术灭亡的一年。
少数业内专家对此分析表示,蓝牙技术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如在技术、标准、市场上都已经成熟的红外技术,备受各大厂商关注和力挺的Wi-Fi技术,抑或UWB这项被业界普遍看好,甚至认为可以替代蓝牙的新技术。
其次,蓝牙居高不下的芯片价格成为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阻碍因素。再者,因其使用了免费频段,易受微波和医疗设备等的干扰,加之现在替代技术比较多,也使用户有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最后,蓝牙技术在应用上存在一些信息安全问题。这些原因均成为蓝牙发展的绊脚石。
市场强力复苏
2005年3月蓝牙的核心规范2.0的出台,解决了蓝牙1.1标准的诸多缺点,同时,随着新应用的日益丰富,蓝牙市场也随之进入复苏期。蓝牙以其使用便利性获得了许多用户的喜爱,其应用领域也在日益扩大。
如今,蓝牙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安全产品、消费娱乐、汽车产品、家用电器、医疗健身、建筑、玩具等领域。尤其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最多。
据相关专家预测,今年年内,全球将会有40亿件围绕移动设备、桌面设备和其他设备的蓝牙产品被广泛使用,习惯使用短距离无线传播技术的人们已经离不开蓝牙了。
有关机构统计,2005年蓝牙芯片出货量达到3.16亿片,增长率超过100%,预测2009年蓝牙芯片出货量将达到8.66亿片。由此可见,蓝牙已走过寒冬,迎来了其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技术成熟优势
虽然蓝牙这种无线传播技术的传输速率和传播范围非常有限,但在技术上,经过多年的商用积累,目前已日益成熟,蓝牙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应用依然无人能及。
网舟咨询研究总监朱岗旗对记者表示,从简单的比较分析来说,蓝牙相对于红外,拥有多点传输、抗屏蔽和支持语音传输的优势,而相对于Wi-Fi和UWB,由于蓝牙在手机的应用上已经占据了先动优势,而这涉及到一个转移成本的问题。加之UWB还存在很多相关技术标准以及产品研发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无论UWB还是Wi-Fi在短期内替代蓝牙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总体而言,蓝牙应用上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价格。如果价格能够进一步下调,相信蓝牙可以取得一个应有的市场回报。反之则现有的市场份额也难坚守,”朱岗旗进一步补充强调。 (责任编辑: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