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评论】IPTV、数字电视等等近来在媒体上很热。电信运营商搞网络电视,电视台建设付费数字电视台……在这场变革中,除了技术,人们还将视线放在了另外一些因素上。
搜狐IT刊登此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非表示搜狐IT及搜狐网同意作者观点。
法国开通了其免费的数字电视,一共十四套节目。这套系统是通过广播电视传输塔这样的设施,无线传送数字电视的。这和我们以前看无线转输的电视节目一样。国内逐渐看不到的室外天线,在欧洲却是到处可见,不同的是,近年来卫星天线逐渐增加。这十四套节目中主要是公共电视,这也是欧洲视公共广播优先的具体表现,其中多数频道也是法国电视台的,部分是德法电视台arte和其它电视台,主要内容是综合和音乐。
在英国,freeview的增长更是迅速,一共有三十套免费频道可供观众选择。节目也以公共广播为主,BBC的节目居多,当然也包括一些象社区频道等泛政治的节目。
这些发展都是在欧洲国家近年来迅速发展商业付费数字电视的同时发展起来的。这些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当然国有的公共电视台对这种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这些国家,电视执照费的收取,保证了这些项目必须由国家来推动。但是政府政策的作用不可小视。如果没有政府来主导,进行正确的政策引导的话,这个发展是难以想像的。
反观中国,我们的广电总局是否很好的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于他们的重任呢?
我们这个国家,广播电视正在从事业向企业转型,但越是这种转型的时候,越要注重消费者,人民群众的需要。如果脱离了这一点的话,这样的行政机构不是被群众告上法庭就是被要求开除球籍。 面临着来自信息产业部门,电信机构的强力竞争,伴随广播全球化,技术融合化的现实,我们的广电总局昏招迭出。真的让人为他们着急,虽然我们也不是当官的,不用负什么历史责任的。
数字电视多年来的进展不大,原因在于广电总局贪图经济效益,一味强调有线的付费模式。这种做法是一个广电总局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模式,可是他们就敢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要成立公司,自己要去挣这笔天下诸侯都无法挣到的钱。可是天下的诸侯却都不是傻的,虽然日子不好过,可是我们可以不过。吃不上肉,喝点粥总还是活得下去。地方上数字化的积极性不够,就一个广电总局成天数字数字地喊。喊到底,想用政策吃掉地方上的那点资产,那点资源,这是完全做不到的。就是省里的广电局想吃掉地市的,怕也吃不到。我们喜欢行政,喜欢行政带来的高效率,所以我们不喜欢竞争,我们不习惯做一个清贫的苦力,我们只愿意用权力寻租,获得别人暂时看不到的未来。这就是广电总局的政策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原因。再怎么改那个数字都没有意义。那个数字你本来就可以少提,你说一千万,别人也看不出它与三千万的差别,你说三千万,大家也不明白这与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相差多远。再说了,你说个假的数字,也无从查起,毕竟统计局还不会去查这个数字。可是你们想拿这个数字来报功,拿这个数字到金融市场上去骗钱,那就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的广电总局要把利字当头去掉,先看到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你们就知道该怎么样制订政策去引导国家广电的发展了。
中国那么多的电视发射塔差转台,现在都经营不善,划在各地广电局名下。这个资源用好了,一样可以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一样可以提升经济效益。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被广电总局养得很肥,不惜重金在CBD商圈搞房地产, 搞国际地标建筑。为什么不能由中央电视台负责投资搞中国的公益性质的公共免费数字电视?这个投入对央视来说也不是只投入不产出的,搞不好能为央视广告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可是广电总局从来没有出台过相关政策。倒是央视自己鼓捣一些频道,想通过垄断谈些外资频道来联合骗中国观众的钱。世界上从来没有这样的电视台,不好好打造自己国家文化的节目,反过来想着怎么用自己手里的那一亩二分地换来外国投资,换来外国文化。这个情况在上海显得更加的严重。广电总局在外资进入上的急不可待也充分说明他们急切地想用手上的文件,命令换取经济效益的想法,这就是权力寻租。现在寻到的就是那些想进入中国的外资媒体。他们的钱真的那么好挣吗?说来说去,还不是挣了中国老百姓的钱了吗?
怎么我们的官员就这么热衷这些呢?他们想过中国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节目了吗?为什么老外在想,他们不想呢?
广电总局可能无法打破中国目前行政区划的蕃蓠,但是数字技术可以,如果你们真正地启动了中国的无线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或者其它形式的免费数字电视,中国的数字电视市场会是什么样的?你们是否会担心搞有线被电信抢了饭碗呢?是否真正的全国有线网络的竞合会出现呢?是否这样才会降低有线网络待价而沽的行情呢?
不从经济角度讲,从政治角度看,我们的广电总局都应该尽快启动中国的免费数字电视计划,让百姓尽快进入到数字终端中去,让百姓在选择付费的同时有其它选项,唯有如此,真正的数字电视switch才会开始。你们拿出的时间表才能让总理信用,人民喜欢。
( 责任编辑:陈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