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消息】苹果iPod让希捷焕发出活力
就在18个月以前,全球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希捷公司还认为PC市场依然会快速增长,为此它依然专注于PC市场,并制造出了大量硬盘。然而整个PC市场并没有如希捷预期的那样增长,为此希捷和对手开始了无休止的价格战来削减产品库存。到去年中期,整个硬盘产业的股票达到了2002年以来的最低。
不过随着媒体音乐播放器iPod的成功,希捷这一失误带来的损失立刻被掩盖了。苹果公司的iPod让整个硬盘产业重新焕发出活力,而其中希捷收益最大。
去年6月份,希捷宣布其第一款针对消费电子设备的硬盘产品,包括1英寸的硬盘已经应用在苹果公司的媒体播放器迷你iPod、以及Rio、创新和其它公司的产品中。到了年底,在1英寸硬盘市场希捷公司拥有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23%,在这一市场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来自日本的日立公司。
去年希捷公司这一产品的出货量达到了150万个,是公司所有产品中增长最快的。2月末希捷又推出了针对消费电子市场的6G容量的微型硬盘,以和日立公司保持同步。
IPod的成功意味着硬盘应用进入消费电子设备领域的趋势,今后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PDA、音乐播放器和视频播放器将需要更强大存储器。与此同时,业内IT巨头如微软、TiVo和PC制造商倡导的"数字家庭"概念更是以更多更大容量的存储器作为基础的。
希捷切入消费电子市场恰到好处
就在数年以前,大多数家庭可能只会拥有PC机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硬盘,而现在他们有了MP3播放器、TiVos机顶盒、X-box游戏机、手机和其它设备,这就意味着这些家庭拥有的硬盘数量将达到10个至20个之多。
希捷和其竞争对手将硬盘在消费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称为硬盘产业的第四次浪潮,前三次分别是硬盘在大型机、小型机以及PC 领域的应用。希捷切入消费电子硬盘市场的时机可谓是"恰到好处",在6个月的时间里,其在微型硬盘市场的份额几乎超过了日立公司,日立可是在1999年就开始制造硬盘。而竞争对手迈拓公司进入这一市场的步伐则显得太缓慢了,它的微型硬盘产品要一年后才能问世。消费者电子厂商如富士通和三星公司则现在才开始 进入这一市场。
对于硬盘厂商来说,将硬盘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并不是新构思,但是苹果公司iPod的成功以及微软Xbox和TiVo设备让这一憧憬成为了现实。2003年,2000万个硬盘应用在消费电子设备中,2004年这一数字翻番,达到了4300万。据咨询机构IDC的预计,到2008年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需求的硬盘数量为1.65亿个,是硬盘制造商整体产量的1.3倍多。
无疑消费电子设备市场的这种发展趋势是类似希捷的硬盘制造商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当消费电子市场的这种趋势刚略显苗头的时候,整个硬盘产业的收入就实现了自从1997年业内的首次增长。去年销售额再度增长,IDC预测2005年硬盘市场将继续增长,收入有望达到250亿美元。而再用一年的时间硬盘产业的收入很可能就将超过1997年创下的峰值收入270亿美元。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电子硬盘市场的利润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硬盘产品。
无疑这对于希捷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目前其股价在17.68美元,已经离52个星期以来的峰值股价18.39美元不远了。业内部分分析家已经提高了希捷的等级,一年前同样是这些分析家下调了希捷的股票等级。
要成为弄潮儿 希捷面临诸多挑战
当然要成为硬盘市场的领先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硬盘产业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价格战让制造商们头疼不已,而在消费电子市场这种压力更大,因为大众消费者需要功能更多但是价格最好低于199美元的产品。
然而对于希捷这样的纯粹硬盘制造商来说,在消费电子设备市场它将遇到全新的挑战。有些挑战来自技术方面。得益于微软和英特尔的推动,整个PC产业包括硬盘产品制定了共同的标准,而消费电子市场就不同了。这就意味着希捷公司将不得不开发出更多能够迎合大众口味的产品。而且应用于手机中的微型硬盘产品要求更高:不仅体积更小,而且需要更好的防震、散热,甚至还要求具备防水性能。
就销售和宣传市场来说,希捷还需要努力打造和所有消费电子厂商的关系,而先前希捷从未和这些公司打过交道。在这些消费电子公司中,其中很大比例为中小规模的企业,对于这些公司,希捷更是没有相处的经验了。
此外预测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是另一大挑战,很难预测到底什么样的电子设备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iPod推出之前,整个MP3播放器市场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况。希捷承认,消费电子市场变化太快了,现在我们必须得处理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如此之多的细分市场,因此我们得全神贯注投入整个消费电子市场,时刻关注其发展趋势。
这种变数给竞争对手如日立和三星公司带来了可乘之机。尽管希捷公司专注于硬盘业务是一个优势,但是日立和三星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经验,知道这一市场是如何运作的,知道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日立公司的高级副总裁Bill Healy就表示,尽管希捷在跟进,但是它依然处于学习阶段。
现在的希捷公司无疑已经沓上了硬盘产业的第四次浪潮,当问题在于它能否成为弄潮儿,顺利地到达浪尖了。 ( 责任编辑:龚伦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