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陆悦幸玮发自北京
2月19日,中国手机生产牌照“严格审批时代”画上了句号。
当天,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该《规定》确定了企业申请手机生产牌照的资质要求和变更条件约定。其中,申请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投资项目的申报单位注册资本分别不低于3亿元和2亿元人民币;申请移动通信终端投资项目的申报单位应建立研发中心,具有完善的开发平台和研究环境,具备完整的整机、单元电路硬件设计能力,基于芯片组和协议栈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结构外观设计能力。在审批制阶段,审批单位对进入手机领域的厂商的注册资金并没有硬性约束,只是更注重申报单位的研发能力,但最后审批须由信产部通过。目前,该《规定》由国家发改委负责解释,并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据记者了解,该《规定》发布后,包括奥克斯和深圳金立、创维、华为以及长虹等公司在内的十多家厂商已在第一时间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手机生产申请。
业内人士认为,该《规定》的出台将揭开中国通信设备和终端市场大洗牌的序幕。
记者在采访国内手机企业对该《规定》出台的态度时,创维集团品牌总监孙伟中表示,因为该《规定》是在周末出台,目前他还没有看到,但创维集团已经把相关的申请材料递交给深圳市发改委,正在等待生产牌照的下发。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创维集团已经开始推出了自己的手机,但因为牌照等原因,产品主要销往国外。面对国内庞大的手机需求市场,创维集团只能望洋兴叹。
夏新电子的新闻发言人王治权则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看到该《规定》的具体条文,但其出台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从注册资金的额度来看,进入门槛并不是很高,很多生产公司已经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了手机市场,即使是没有拿到手机生产牌照的奥克斯,也通过贴牌等方式进入了市场,类似企业还有很多。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经理王煜全则认为,该《规定》的出台,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没有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通过借助其他手机厂商的牌照依然可以生产和销售手机产品。核准制的出台可能会使“现有情况变成有牌照的企业不生产(手机),无牌照的可以生产,《规定》的出台不一定能够导致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因为投入该领域需要更加理智的态度。奥克斯起诉信产部的行为对该《规定》的出台具有间接的影响意义,如今的结果可以说是奥克斯的变相‘胜诉’,但即使是奥克斯进入该领域,依然面临很高的经营风险”。
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该《规定》的出台,会使(手机)市场化程度更高。通信行业将由市场来调节,并逐步形成一个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奥克斯状告信产部的不作为对该《规定》的出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在中国已经设厂的外资手机厂商、国内的手机厂商整体产能已经达到了5亿部,占全球份额的80%。现在新的厂商进入该领域,必须考虑收益。制造业的后进入者不得不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壁垒。TCL和普天旗下的东信、首信手机业务的亏损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截至本报截稿时,奥克斯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江伟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背景资料
在核准制出台前长达6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对手机行业准入采取严格的控制和审批措施。
1999年1月,信息产业部和当时的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规定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手机必须经过信息产业部的批准。截止到2004年,信息产业部一共颁发了48张手机牌照。 ( 责任编辑:赵秀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