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第2页: 第3页: 4.XL1S
XL1S发布于2001年7月,继1998年2月发布了X系列之后便受到市场如潮的好评,作为可更换镜头的Mini DV XL1的后续产品,自然也继承了可更换镜头的优势,可以配合EOS丰富的EF镜头群来获得更多的摄录乐趣。该机采用了1/3英寸总像素27万,有效像素25万的3CCD结构,佳能官方推荐的也是当年比较火爆的XL5.5-88mm IS这支镜头。对于XL1的改进,更多的体现在人性化等内在功能的改善上,比如画质调整机能的引入,操作性能更加的人性化设计,以及新的电路设计都保证了XL1S当之无愧一个时代的王者。
5.MVX1
MVX1发布于2001年8月,日本型号是PV130,北美命名为Optura100 MC。该机采用了1/3.6英寸总像素133万,有效静态像素125万,有效动态像素69万的补色CCD。镜头使用的是8组12片结构,包含1片非球面镜,镜头口径达到了令人咋舌的43mm,同时在拍摄过程中镜头分两种工作方式,拍摄静止照片时最大8倍光学变焦,拍摄动态画像时可达10倍光学变焦。外观上LCD使用了2.5英寸20万像素TFT显示屏,并且运用了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思路,例如手柄位置,因为该机为立式机型,考虑到为了照顾从卧式机型过度来的用户,手柄设计成了旋转式,做到了既可立式持机又可卧式持机。该机只提供了SD卡存储方式,可供拍摄静止照片的分辨率有1280×960和640×480两种选择。从性能上看MVX1无疑具有一定的时代代表性,纵然即使像素达到了百万级别,但由于使用补色CCD,成像水平依旧与如日中天的数码相机有较大差距,也可以说至今为止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数码摄像机,想要一物多用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6.MV4i MC
MV4i MC发布于2001年9月,日本型号为IXY DV2,北美命名为ELURA20 MC。该机作为2000年9月发布的MV3 MC的后续机型,采用了1/4英寸总像素68万,有效像素36万的原色CCD,镜头使用了7组10片结构,包含2片非球面镜的10倍光学变焦的佳能原厂镜头,等效35mm规格44.7~447mm的焦距范围。配备了2.5英寸20万像素的TFT显示屏,静止照片的拍摄又回到了MV3 MC中640×480分辨率的水平,取而代之的是SD卡插槽的引入,整机重量与前任产品没有任何差异。同年2个月后,佳能在日本海外市场又进而发布了具有鲜明市场目的的MV4i,在整体性能上也是有所精简,也是意义大于实质的一款市场性产品。
2000~2001佳能市场总结
2000中佳能的产品依然缺乏必要的新意与性能上的飞跃,更像是在继续1999年仍没有完成的开发计划。反观2001年的Mini DV产品,则具备佳能鲜明的市场个性与特点,当年最让我等发烧友兴奋的有三件事情:其一、MV产品线由MV400i/MV430/MV450全面铺开,这样的景象更像是现在佳能MV700产品,看来佳能对自己的产品规划也正是从2001开始的;其二、XL系列依然坚挺在高端市场,可换镜头的X系列在事隔3年后又回归到了人们的视线前,并且更加注重人性的操作风格;其三、IXY立式时尚机型的开拓,细数上文可知佳能一共发布了三款立式DV,当中MVX1更是标榜了佳能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具有突破性的镜头设计风格,更是拿到2004年也不显得落伍。当然在这两年间,佳能也有它不思上进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倒退回补色CCD的运用,正当业内开始大面积更新换代使用具有原色滤镜技术的CCD时,佳能反而为了最大程度的压榨成本,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主流市场上都使用了廉颇老矣的补色滤镜技术。
综上所述,2001年可以说是佳能数码摄像机在市场上的翻身仗,打响了数码摄像机市场的品牌之争,并为2002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