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黄仁勋最新毕业典礼演讲:加速计算已达到临界点,要加速奔跑拥抱AI革命

出品 | 搜狐科技

编辑 | 梁昌均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出席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并发表演讲,讲述了英伟达如何抓住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机遇,并揭秘了英伟达错过移动设备机遇、从而布局机器人背后的商战故事。

“我们都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对于你们来说,你们还有许多许多的巅峰要走。我只希望今天不是我的巅峰,我会像以前一样努力工作,确保我未来还有更多的巅峰。”黄仁勋说。

自去年以来,英伟达业绩股价迎来狂飙,近日市值还一度超越苹果,黄仁勋身价也突破千亿美元。他在演讲开始面向该校毕业生发出招聘:“英伟达是一家非常棒的公司,我是个非常好的老板,深受大家喜爱,来英伟达工作吧。”

黄仁勋表示,自己是当今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科技CEO,并在31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做到了不破产、不厌倦、不被解雇。“我很荣幸能够享受人生的很多经历,从创建英伟达开始,从无到有,再到今天。”

他结合英伟达的发展经历,也给毕业生提出了多个建议,鼓励毕业生要使用人工智能。“你必须享受它,必须参与其中。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项同时以多个指数级发展的技术,要奔跑参与人工智能革命。”

加速计算到达临界点,AI工厂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工厂

黄仁勋在演讲中谈到了英伟达如何通过发明GPU、创建CUDA,彻底改变当今的计算行业。

在黄仁勋看来,计算机行业正在从基础开始转型,一切都在从头开始改变,每个层面,每个行业都将发生改变。“如今计算机是最重要的知识工具,是每个行业和每个科学领域的基础。”

黄仁勋提到,CPU带来了计算的指数级增长,所谓的摩尔定律,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我们这一代人参与的工业革命见证了世界从未见过的大规模生产,而软件的大规模生产导致了一个价值3万亿美元的产业。”

不过,他表示CPU性能增长已经放缓,这正发生在计算需求继续呈指数级增长的时候。如果不加以解决,计算能耗和成本、通货膨胀最终将扼杀每个行业。

英伟达的CUDA和加速计算则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耗时的算法通过并行处理的GPU,可以实现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加速,从而节省资金、成本和能源。

“加速计算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这是我们对计算机行业和社会的第一个伟大贡献。”黄仁勋表示,它提供了一条可持续计算的前进道路。

这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发展——2012年,杰弗里·辛顿团队(包括Alex和Ilya)使用英伟达GPU训练神经网络算法AlexNet,并在2012年的ImageNet挑战赛中获胜,震惊了计算机视觉社区。“这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时刻,是大爆炸,标志着人工智能革命开始的关键时刻。”

黄仁勋说,这让他看到了深度学习的潜力,并相信这是一项真正需要关注的技术。但当时也存在挑战——构建庞大的GPU集群,可能要花费数亿美元。

“没有人知道深度学习可以扩展到多远,但我们的逻辑是,如果不构建它,他们就不会来。”黄仁勋回想起当时面临的两难抉择时说到。

随后英伟达迅速采取行动,深入研究了深度学习,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系统地重新发明了计算栈,从GPU本身开始,并拓展到互连、系统、网络、软件等领域。“我们为此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设计和制造了超级计算机,以探索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学习极限。”

黄仁勋再次讲起了那个熟悉的故事——英伟达在2016年将第一台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交付给了旧金山一家当时还无人知晓的初创公司——OpenAI。“2022年AlexNet诞生10年后,计算能力增长了约一百万倍,而OpenAI推出了ChatGPT,AI开始成为主流。”

英伟达在这十年中从一家图形公司转型为一家制造大型数据中心级超级计算机的AI公司。“我们彻底改变了公司,也彻底改变了计算,并正在创建能够完成10年前人类无法想象的事情的软件。”黄仁勋说。

同时,英伟达在推动行业转型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另一个行业,黄仁勋将其称之为“一个世界从未见过、正在眼前形成的行业”。

具体来说,他是指英伟达正在构建一种以前不存在的新型数据中心,专门生产智能Token,本质上是人工智能工厂,它们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工厂。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拥有生产制造智能Token的行业——人工智能生成器,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和行业已经出现。”黄仁勋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从第一原则推理,形成了对未来的信念,并根据这些信念采取行动。

AI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布局背后是三次重大挫折

黄仁勋在演讲中再次强调了物理世界模型的前景,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技术。

目前,英伟达已与数百家公司合作制造各种类型的机器人,而英伟达的机器人之旅源于一系列挫折——持续不断的市场竞争,最关键的则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英伟达2000年发明GPU后,开始将GPU与主板芯片相结合,并推出一款当时适用于AMD CPU的集成显卡芯片,由此一炮打响,并能从零发展到10亿美元。但AMD想要控制PC中的所有技术,而英伟达想要保持独立,因此AMD收购了ATI,不再需要英伟达。

随后,英伟达转向英特尔,协商使用英特尔CPU的许可。“苹果对我们正在开发的产品感到兴奋,并要求我们与他们合作开发一款新电脑,即第一款 MacBook Air。英特尔看到这种情况后决定不再让我们这样做,于是他们终止了协议。”

英伟达不得不再次转变方向,这一次获得ARM的许可,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SoC。这让谷歌很兴奋,并希望和英伟达合作开发安卓移动设备。

但很快就迎来第三次挫折——高通不想让英伟达使用他们的调制解调器,导致无法制造移动设备,也没有其它厂商可用,因此英伟达不得不退出移动设备市场,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机遇。

“这几乎是按年发生的,我们会制造出一些非常成功的东西,引起巨大轰动,然后一年后,我们被踢出这些市场,因此决定制造一些确定没有客户的东西,没有客户的地方也没有竞争对手,没有人会关心你。”黄仁勋说到。

这个市场就是机器人市场,英伟达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计算机。“这已经是10 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对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创造下一波人工智能的机会感到非常高兴。”

黄仁勋表示,这些挫折更重要的是,让英伟达培养了敏捷性和韧性文化。“一个接一个的挫折,我们摆脱了它,滑向下一个机会。每一次,我们都获得了技能并加强了我们的企业性格。如今,我们遇到的任何挫折都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机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今天制造的机器人计算机甚至不需要图形,这就是我们开始旅程的原因。”黄仁勋说,世界可能不公平,但要迅速摆脱它,因为还有另一个机会,或去创造一个机会。

给毕业生的建议:要将挫折转化为机遇,找到一门手艺

黄仁勋还讲到了曾在日本参观苔藓花园的经历,一位孤独的园丁25年里都在摘死苔藓,照料花园。“那是我一生中最深刻的学习之一,这位园丁致力于他的手艺,并从事他一生的工作。当你这样做时,你就有充足的时间。”

“我每天早晨都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做事,先做优先级最高的工作。在我上班之前,我的一天就已经很成功了,已经完成了我最重要的工作,可以将这一天奉献给帮助他人。当人们为打扰我而道歉时,我总是说,我有足够的时间。”黄仁勋说到。

演讲最后,他还对加州理工学院的2024届毕业生提出了多个建议。首先要要相信一些东西,一些非传统、未被探索的东西,并让它变得明智、合理,然后全身心投入实现它。

其次,要能够将挫折视为新的机遇,痛苦和苦难将增强性格、韧性和敏捷性,它们是终极的超能力。“在我最看重的所有能力中,智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忍受痛苦和折磨的能力,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应对挫折和看到机遇的能力,这些都是我的超能力,我希望你也有。”

最后,黄仁勋表示,要找到一门手艺,用一生去完善它,磨练技能,并让企成为一生的事业。他还提到要优先考虑个人生活,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