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转手十倍利润,在国外修手机能这么赚钱?

作者|星影

走进纽约或者米兰的唐人街,除了中国餐厅外,最多的就是华人的修手机店了。速度快、价格优惠是外国人选择中国人维修的最大原因。一个破碎的屏幕,一个小时就能换好,如果找专业品牌修理机构或者当地人开的维修店,起码要等到一到两个星期。

中国人修手机怎么能做到又快又好呢?

首先是人员和配件方面的优势,从90年代开始,深圳华强北的电子一条街,不仅产生了一套完整的智能手机配件野生产业链,还成了一代职业修手机师傅的“黄埔军校”。早几年出海欧洲的修机小哥,如今月收入大部分能稳定在3000欧元左右。印度、东南亚的不少修机师傅都会专程来到深圳华强北求学取经。

此外,还有关税方面的原因。在国外的手机维修大部分需要进购原厂的零件,一旦进购零件就会产生关税,在国内维修的话一般不会使用原厂的零件,会采用相应的替代品,价格自然就会便宜。有专业人士告诉媒体,在苹果手机最火的那几年,一个1元报价的零件,转手出口就能报价到一英镑,利润可以稳赚到10倍。

在过去的几年里,嗅到了修手机商机的中国人也开始出海经营,从街头小摊到连锁企业,修手机终究也成了一门出海的生意。为何中国企业可以承包海外的维修需求?出国修手机是不是一桩好生意呢?

手机换电池、修爆屏,这类多用几年的“续命”业务需求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好事达(Allstate)的一份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在美国有超过9000万人有手机维修的需求,全美一年总共花费了179亿美元来维修和更换手机。

在美国和欧洲修手机远比想象的要昂贵许多,维修一部保外手机的价格一般是新机的70%左右,更换一部没有屏幕保险的iPhone 15的屏幕高达279美元,换一部谷歌的Pixel Fold内部屏幕价格更是高达900美元。面对高昂的维修费,6成左右的保外维修,线上线下的快修店也成了不少国外机主的刚需。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一些中国企业把修手机业务直接开到了国外。第一类是直接在国外开设连锁维修门店。2019年的5月31日,中国手机维修企业千机网的手机服务门店在纽约皇后区开业,这是国内连锁手机维修企业第一次把门店开到了美国。千机网的模式是把配件供应商、电商平台、零售商与维修商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再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进行统一运营。通过加盟模式,千机网已经进驻了美国、意大利、越南等12个国家。

第二类就是大型物流公司。2022年5月,京东国际物流首个海外维修中心在美国正式开启运营。作为一家物流公司,京东海外维修中心不仅为智能手机提供维修服务,同时品类覆盖所在国的各种3C电子产品。在海外,智能手机的传统的售后处理方式需要退回国内处理或在本地报废,导致个人和商家面临成本高、周期长。物流公司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参与维修,不仅节约关税,同时还能通过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降低整体的成本。同时京东海外维修中心还接入了一些已经出海的中国手机和数码产品的维修团队,有了京东物流的加持,在美进行售后的产品从收货、维修到寄出的全流程时效提升至72小时以内。

除了找专业的机构维修,在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自主修理手机的产业链。

美国的一些州和欧洲议会已经在考虑立法,规定用户对于智能手机也有一定的“维修权”,同时还计划强制智能手机生产商必须销售相应配件。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也宣布支持维修权,并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在2021年的行政命令中起草维修权规则。

近年来,苹果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降低其旗下的电子产品的维修门槛。2022年4月,苹果一项名为“自助维修”的计划正式推出。苹果公司开始允许用户和独立维修店租用与苹果专修店相同的工具,并购买正品更换苹果零件。苹果公司还通过该计划为其设备提供了维修手册。

诺基亚官方网站图源:诺基亚G22

2023年,欧洲手机巨头诺基亚 G22 也主推了一款可以让用户自主维修的手机,这款手机有一个可回收的塑料背面,同时可以轻易拆卸以更换损坏的零件。

在“维修权”在欧美大行其道的前提下,一批教你修手机的专业技术社区开始产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的iFixit。iFixit的社交平台不仅集中了上万名美国野生技术人员,可以交易手机配件,还能远程教学维修手机。2019年,iFixit就因为推出拆解iPhone手机的攻略而被苹果公司告上法庭。仅在教别人修手机的业务上,iFixit在2016年就盈利了2100万美元。

iFixit拆解iPhone手机视频

教别人修手机也能赚钱,于是国内一些公司也开始有样学样,复刻了iFixit的变现模式。在深圳华强北,一些原来专注苹果野生配件产业链的公司,开始转型聚焦海外智能手机的零部件交易以及维修培训服务。他们盈利模式不再是简单买卖配件赚取差价,而是通过短视频和技术博客吸引了海外用户。修手机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业务,把过去几十年深圳华强北的海量的技术经验拍成短视频,再配上英文放在海外视频网站上,一个中国版的iFixit就此形成。

据业内评估,海外有300多万手机维修的专业从业人员,而国内这些主打海外手机维修的技术服务公司,通过短视频推广已经可以覆盖全球100多万专业粉丝。盈利的业务也从出售手机维修的零部件到维修的工具,扩展到了手机维修的培训业务,这其中一些头部公司的年营收已经达到了上亿元。

然而,修手机出海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最大的困境就是技术专利。

过去的几年里,苹果公司多次以零部件的专利问题把各类第三方维修公司告上了法庭。相比其他电子产品,苹果配件的市场价较高,利润也不低。但想要获得苹果的零部件销售权必须获得MFI的企业代理。2018年,千机网多次以经营压力为由,向苹果申请配件代理权,但都被拒绝。此后,千机网也因为苹果的专利起诉,被迫下架绝大多数维修业务。

2023年后千机网的母公司品胜为了更好进入资本市场,开始逐步收缩海外维修门店业务,业务主体也放在充电器和手机配件上了。可见整个智能手机维修行业一直有被手机制造商牵着鼻子走的困境。

对于第三方维修,苹果的态度一直是官方认证的技术人员才是用户修理设备的最佳方式。

英国移动咨询公司CCS Insight预测,面对全球二手iPhone机的泛滥,苹果将寻求对二手智能手机市场进行更直接的控制,未来的苹果可能会通过鼓励用户直接和公司交易手机,而不是依赖第三方市场维修。

CCS Insight还调研还显示,苹果还可能开始升级翻新iPhone进行分级的“经过验证”的系统,控制,并掌握一部分高质量的二手设备。

在美国,曾有多家第三方维修商联名要求苹果开放第三方的授权监管。然而现实是苹果对这项提议从来没有松过口。无论在哪个国家,第三方维修商与官方授权售后都是“游击队”和“正规军”的关系,业内手机厂商对于第三方维修也常年保持打压的态势。

2023年2月苹果在Mac电脑等3C产品中升级了加密芯片T2,这就会造成除了直营店或授权商以外的第三方将无法打开主板。未来iPhone、iPad也会陆续加入加密芯片。甚至国内的华为等安卓手机制造商也在研究增加加密芯片的技术,未来这一技术保护措施一旦实施,很有可能直接断绝第三方介入各个品牌3C产品的维修售后。

然而,无论在哪个国家修手机仍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的生意。作为“游击队”的第三方面临的已是一个存量市场,但电子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总能不断孕育着附着在产业链上的商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也许会看不到“手机维修”的招牌,修手机的小摊被手机厂商的服务中心取代,但电子产品维修的小需求总能一直存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